我五、六歲時被父親在漁鄉古莊帶我搬遷到了山里斗夾山的地方。在那時我已有記憶,那時艱苦的生活,在腦海永不磨滅、不可言語。但我那時就喜歡畫畫寫字,十歲時就給鄉鄰畫中堂,寫對聯。因家境貧困無錢去上藝術學院,只能在家自己學習。
在家時木工、漆工、園竹工、泥瓦工、建筑設計都做過。做的質量飲譽四鄉。書畫技藝數十載潛心苦練、臨池不掇,而自成一派。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向書畫前輩拜訪交流學習,在無錫多次向秦古柳、錢松巖、周文彬等一些老先生請教,多次去北京拜訪中央美院李可染先生,受到他的肯定與鼓勵。
七十年代去蘇州畫冊頁(外貿用)得到了沈彬如先生的指導。1976年回無錫專研山水畫。在這幾十年的艱苦努力學習過程中作品參加過地方、國內、國際大展,并多次入選得獎。積極參與中國美協、江蘇省美協、無錫市美協的書畫活動。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書畫活動。
作品在新加坡、法國、美國、泰國、埃及、俄羅斯等應邀展覽,并入選獲獎。作品及個人傳略在無錫藝苑人物專題介紹,無錫電視臺及多家刊物等新聞單位多次報道。許多作品被中外團體和個人收藏。八十年代末中央電視臺曾以《山村里的藝術之花》專題報道。傳略及作品被收入多部辭典及畫冊,個人出版畫冊多冊。
蘇州回錫后,成立了江南畫院,并組建江南書畫研究院,作為無錫一城三市的書畫愛好者學習的一個書畫平臺。
本人生活簡單,性格內向,不喜張揚,也不受人家的左右,走自己喜歡的藝術風格。
鄧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