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來源:中國文物網 |
展覽嘉賓合影
開幕式現場 2016年3月24日下午,絲路情 翰墨緣——古今書畫鑒賞暨田原作品展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隆重舉辦。此次展覽由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主辦,北京墨耕堂畫院承辦。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30日。
田原向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捐贈書法作品
田原向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捐贈書畫作品
田原向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捐贈的篆刻作品 為了響應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進校園,走向世界。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北京墨耕堂畫院聯系有關權威收藏機構,組織近百幅古今書畫作品舉辦“古今書畫鑒賞暨田原作品全球巡展”,向“一帶一路”沿岸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共黨校為此次巡展的首展。 田原先生系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文化體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自幼師從衛俊秀、劉自櫝、徐庶之等學習,成人后居京華又拜黃胄、啟功、史樹青等大家為師學習書畫、鑒賞。田原自幼刻苦,努力、勤奮好學。書筆不離手,幾十年歷練成為一個詩、書、畫、刻全能大家。其書法師承傳統而又創新,四體皆能,尤以榜書、行書及篆刻見長;畫承前賢,所作花鳥人物,清新典雅;印承秦漢,又不失時代之風,曾有日刻300余枚,總刻萬余枚,被譽為“印壇快刀手”,作品曾作為國禮送國外領導人;詩詞千余首,出版專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誠實做人,熱心公益是田原堅守的原則,為各種公益事業捐獻錢物百萬余元。著作有《書畫鑒賞》、《田原詩書畫印集》、《墨緣集勝》等。
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為嘉賓介紹書畫作品 此次展覽作品時間跨度大,從唐代至當代。各類別,各派代表作品豐富,不乏國寶文物級珍寶,文物級別達到一、二級文物。作品形式豐富,緊扣時代主題。作者包括唐人寫經,宋代蘇轍、趙大年,元代倪瓚,佚名相馬圖,明代沈周、文征明、董其昌、陳洪綬,清代乾隆皇帝、鄭板橋、林則徐、左宗棠,近現代弘一、孫文、于右任、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等近現代名家作品,以及田原書畫、篆刻作品等。
展覽現場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國夢的魂與根,讓中華文化“走出去”與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相輔相成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我們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發展起來,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 堅持不懈的推動本國文化走出去,實現中華文明和世界各國文明的碰撞與交融,以文化交流和大融合的方式,提升國家軟實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夢,中國夢。 那么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呢,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對中國文物網記者表示,就當下情況來看,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順著一帶一路的路線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通過海外中國建設的文化中心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三,還需要調動民間團體或個人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文物和藝術作品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我們的璀璨文明,也向世界彰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同時,田原也強調,從文明互鑒的角度看,不僅中華優秀文化要走出去,還要引進國外的優秀文化,促進文化互動交流。 田原稱,未來,展覽不僅在國內各地陸續舉辦,還將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巡展,沿著一帶一路的路線不斷地走下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實現中國夢略盡綿薄之力。
乾隆書法
文征明山水
鄭板橋竹子
徐悲鴻三駿圖 絲路情 翰墨緣——古今書畫鑒賞暨田原作品展全球巡展首展開幕式由原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少兒藝術基金會理事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闞麗君主持,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館長郝永平,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會長王炳新,故宮博物院原書畫組組長、《墨緣集勝》主編潘深亮等嘉賓分別致辭,田原先生作答謝。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白立忱;中共中央黨校趙副校長;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館長郝永平;中央統戰部三局局長劉玉江;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閆振堂;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收藏家雜志主編維佳等嘉賓。同時支持本次活動的媒體有:新華網、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北京電視臺、鳳凰網、中國文物網、海聯網、中共中央黨校校園網《學習時報》、《前進論壇》雜志等,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及文藝愛好者近百人參加。
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作品 北京歡迎你
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作品 書聲琴韻
北京墨耕堂畫院院長田原作品 絲路駝聲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