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8來源:未知 |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是展示畫院系統創作研究成果的重要展覽,它的前身是“全國畫院雙年展”,此前已連續舉辦四屆,對加強全國畫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創作繁榮起到很大作用,后曾并入中國藝術節,隨著畫院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畫院的創作研究逐漸顯示出其特殊性,從本屆開始以獨立展覽的形式舉辦。此次“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延續了之前屆別,并恢復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國國家畫院分別與各省、市、自治區文化廳共同主辦的展覽機制。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主題為絲路情懷與現實理想。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外商業貿易之路,也是政治文化交流之路。延綿千年,橫跨亞、非、歐的古代絲綢之路不僅助推了中外商貿與文化交流的繁榮,更是中華文化大觀照、大智慧、大運作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中華文化包容與開放的智慧結晶。由絲路精神與智慧折射出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中華大美觀念和擁抱人類、擁抱自然,不斷開拓與超越生命本體的理想境界,正是中華藝術不絕的精神動力。當代中國社會進步,藝術繁榮。由絲路精神延展出的海納百川、廣收博取的藝術姿態和人與天合、人與人和的自由境界,不僅閃耀著中華文化的智慧之光,同時也助燃著當代中國藝術復興的理想之火。以現實為題,以人生為題,以多元的視角和多樣的藝術語言解讀當代、抒寫情懷、暢誦理想,應該是我們的創作方向,更是當代中國藝術的永恒課題。 本屆展覽分為特邀作品和征集作品兩部分。特邀作品由組委會邀請全國畫院系統65歲以上,在業界享有聲譽的145位藝術家的145件作品入展。征集作品由全國市級以上公立畫院選送的1238件作品中,評選出305件參展作品,其中中國畫186件、書法篆刻26件、油畫42件、版畫29件、雕塑22件。展出作品較好地代表了全國畫院系統的骨干創作力量的整體實力,顯示了畫院系統自身建設成就,展示了專業創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了畫院系統藝術家堅持正確的文化方向,堅持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以藝術自身規律為重要追求的共識。 特 邀 組
潘鶴 自我完善 雕塑 120cm×90cm×150cm 1982 年
盛揚 孔子撫琴 雕塑 50cm×60cm×40cm 2016年
葉毓山 蘇轍 雕塑 55cm×40cm×80cm 2014年
楊曉陽 苦水社火 253cm×200cm 2016年
盧禹舜 天地大美,心馳神系,筆隨墨順 321cm×205cm 2016年
張江舟 記憶之霾 200cm×200cm 2015年
高云 江南好 中國畫180cm×97cm 2014年
項金國 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雕塑 106cm×60cm×37cm 2015年
李寶林 大山回響 165cm×143cm 2015年
靳之林 雞冠花 136cm×53cm×4 2011年
錢紹武 徐悲鴻 雕塑 29cm×26cm×89cm 2010年
聞立鵬 感悟喜馬拉雅 113cm×182cm 2008年
崔振寬 南國神游圖 230cm×118cm 2015年
劉勃舒 八駿圖 68cm×138cm 1995年
廣軍 三岔口 69cm×52cm 2016年
郭怡孮 蓮花福地 120cm×120cm 2013年
江明賢 南京閱江樓 96cm×93cm 2012年
方駿 且把江南入畫圖 102cm×200cm 2016年
杜大愷 汝將余霞鑄成山 103cmx199cm
劉大為 郎德寨的獵手 94cm×133cm 2008年
陳永鏘 南天三月 木棉雄 181cm×98cm 2014年
郭北平 穿俄羅斯服的維族姑娘100cm×80cm 2005年
楊飛云 冬日盛裝 130cm×90cm
閆平 柔軟的心 160cm×230cm 2013年
何家英 大涼山的女人 45cm×37cm
林永康 大學生 120cm×60cm
譚平 無題 160cm×200cm 2015年
陳洪武 前人詩 240cm×96cm 2016年
曾來德 李白詩 180cm×97cm 2016年
蔡超 玉門關 178cm×174cm 2014年
陳云崗 白馬非馬——公孫龍子 雕塑 88cm×66cm×39cm 2014年
李象群 東坡 雕塑 29cm×20cm×68cm 2014年
阿鴿 阿鴿寫意 137cm×69cm
郭潤文 丁晨的肖像80cm×50cm 2015年 入選作品 國畫組
邢慶仁 故鄉 65cm×175cm 2016年
王輔民 春之韻 245cm×125cm 2016年
喬宜男 天象 180cm×180cm 2016年
李洋 牧歌 200cm×200cm 2016年
方向 吳哥旱季 248cm×124cm 2016年
陳孟昕 唐番古道風情錄 230cm×196cm 2016年
趙奇 燕子 217cm×192cm 2013年
張見 聶耳 240cm×120cm 2014年
陳鵬 生命禮贊 244cm×122cm 2016年
陳琪 絲路眾生 33cm×33cm×64 2016年
周建祥 彼岸 234cm×186cm 2014年
旦增達杰 雨后的拉薩河畔 71cmcm×51cm 油畫組
任傳文 浮生·海市蜃樓 118cm×105cm 2013年
崔先進 稻花香里說豐年 235cm×160cm 2013—2014年
馬琳 沒有融化的雪之三 180cm×160cm 2010年
賈文廣 雪域清晨 150cm×140cm 2016年
易晶 草原夜 148cm×180cm 2016年
段遠文 故園之十一 160cm×190cm 2015年
蔡濤 大道 100cm×150cm 2015年
王克舉 夜雨初晴 140cm×160cm 2015年
楊參軍 陳子胄像 100cm×100cm 2013年
蔡篤取 千淬萬鍛 112cm×140cm 2015年
龐茂琨 沙發上的女人之二 140cm×140cm 2009年
鄭樂 小夏 90cm×70cm 2015年 版畫組
楊越 漂浮2 59cm×79cm 2015年
劉德才 絮絮秋語 147cm×108cm 2014年
戴政生 新紀元之舞 175cm×115cm 2014年
李彥鵬 山里人家 68cm×110cm 2014年
戚序 傳承的記錄 180cm×120cm 2014年
鄭峰 空谷幽蘭 122cm×133cm 2012年 版畫組
李東霞 合淼 69cm×47cm 2015年
金勝 厚土孕生 2011年
孟小鋒 仿芥子園畫譜之意——戲子集 30cm×45cm×6 2016年
周斌 秋風吹過 70cm×100cm 2016年
沙永匯 117cm×77cm 2013年
羅貴榮 時間之鎖 127.6cm×88cm 2016年 雕塑組
康悅 微觀世界——絨絨 毛皮、棉布、棉花 35cm 50cm 35cm 2015年
陳妍音 文件夾之二:1956——告別初戀 120cm×90cm×60cm
霍波洋 酒家—1 110cm×66cm×32cm 2016年
李三漢 屈原——天問 60cm×60cm×140cm 2014年
張琨 暖春
黃興國 空城—NO.12 91cm×57cm×35cm 2016年
蔣楚 對弈 68cm×55cm×48cm
李繼飛 紅孩子 60cm×60cm×60cm 2012年
劉峰 山歌好比春江水 120cm×30cm×60cm 2016年
馬輝 尋道——大漠 90cm×60cm×20cm
張崴 納木措的月光 110cm×68cm×55cm 2014年
項祎 百年身影 120cm×110cm×120cm 2014年 書法組
蔡大禮 大禮陶印 136cm×68cm 2016年
劉廷龍 錄倪云林詩 34cm×34cm×4 2016年
曾翔 袁枚品畫詩 178cm×96cm 2016年
洪厚甜 八指頭陀詩數首 32cm×97cm 2015年
胡抗美 芙蓉樓送辛漸 245cm×123cm 2016年
李雙陽 錢起送外甥懷素上人歸系侍奉 237cm×100cm 2016年
陳海良 李白詩 246cm×124cm 2015年
張公者 六祖慧能禪詞 136cm×38cm 2016年
胡晉峰 詩經《周南漢廣》語 140cm×27cm 2016年
謝季筠 行草東坡詩 138cm×69cm 2016年
駱芃芃作品
管峻 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240cm×90cm 2015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