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有部電視《人間至味是清歡》上演,看到片名,覺得有意思,看了幾集。在網上查片名出處,沒有相同的詞條。找到一句相近的,是蘇東坡一闕詞里的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 這是蘇東坡貶謫黃州四年后再遷移汝州時寫的。蘇老夫子與人郊游,喝了雪沫乳花的酒,吃了蓼菜、茼蒿等時蔬,然后就感嘆“人間有味是清歡”了。 “有味”與“至味”有很大的區別,我理解“有味”應該是 “有點味道”的意思;“至味”則是“及有味道”。 ![]() 老夫子寫的是春天的事,春天紅紅綠綠的,鬧鬧哄哄的,歡是有的,哪來清?所以蘇夫子沒有寫至味。清歡是什么?清歡是相對于大歡、狂歡和貪歡而言的,應該是清清的、淺淺的、淡淡的有點說不清的喜悅的感覺。 ![]() 清歡是要有資本的,就像隱居,如果普天下沒有幾個人認識你,何必要隱?那些歸隱的人也都是一些為煩事、俗事所累,要享受安靜生活非富即貴的人。 ![]() 比如陶淵明,20歲開始,10多年游宦生涯,厭倦了,看透了,也想通了,寄情于山水,不再為“五斗米折腰”。蘇東坡做的官更大,有過“左擎蒼,右牽黃,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那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大喜,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大悲。 ![]() 想來想去,還是“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的清歡有味道。 ![]() 有些人是感覺不到清歡的,比如草根,只看見前面的路,看不到周圍的景。因為起點低,要趕上前面的人,除了一路狂奔,沒有別的出路。有資格與別人一起喝咖啡的時候,已經過去了1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前幾日,參加一場盛大的婚禮,一位父親在把女兒的手交給另一個男人時,淚流滿面。 ![]() 是不舍?還是喜極而泣?我看兩者兼而有之,或者不僅僅是這些。面對這匯聚文藝界精英的滿堂佳賓,他很滿足。從手提蛇皮袋闖南京的鄉下人,到現在西服革履的成功人士,這其中經歷多少艱辛和委屈,何曾有過半點清歡?現在不僅能與人一起喝咖啡,還有那么多人來共赴盛宴,能不感慨萬千? 其實,老天公平,清歡無處不在,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一樣的感覺罷了。我畫過一幅《無題》的小畫,一塊石頭一顆樹,一葉扁舟一老翁。 ![]() 有人問我想表達什么?我說,你想啊,那老翁可能是江邊的漁夫,打魚是他庸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沒有感到有什么特別。 老翁也許是個顯貴,那就不一樣了,把凡俗的瑣事放在一邊,水草叢叢,沙洲點點,明月清風,那是一種享受,所以有了拙政園,所以有了退思堂。“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連皇帝都羨慕的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山樵漁夫并不知道。 前年的一個黃昏,在河西一個偏遠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排柳樹,綻放出點點新綠,大概是二月底吧,風還很冷,竟然聽到蛙鳴,我突然哭了,同行人很詫異,只有自己知道是什么觸動了我的情緒。 多少回,為了趕文稿,在電腦前苦思冥想,我與草色青青的春天擦肩而過;多少次,沉溺于書畫,在畫案上鉤皴點染,還沒用來得及與燦爛的秋天說聲再見,灰冷的冬天已經來臨。 日夜輪回、四季交替、年復一年,何曾能夠停下腳步閑觀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何曾能夠仰望蒼穹,靜看星漢燦爛、日月晨昏?心之所想,夢之所系,這就是我的畫面經常以春夏秋冬、風雨陰晴為主題,而且樂此不彼描寫的原因。 前幾天去江陰,和一班人在“小荷堂”喝茶,偏坐一偶,聽年輕人念詩,不用管事,發呆、傻笑,很輕松;次日,起床拉開窗簾,看到東方露出曙紅色,知道又是一個晴天,期待太陽從云層里一點一點往上升,然后陽光一片,讓暖意驅走寒冷,沒有人打擾,很清凈。 賓館有早飯不吃,找一個尋常巷陌,走進水汽茵茵的早點店,普洱茶、小餛飩、蟹黃包,慢慢吃,細細品江南人優雅的生活。這些記憶是“人間至味”的清歡?還是“夢里不知身是客”的貪歡?我不敢想。 “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是六祖慧能的竭語,以前并不以為然,現在終于明白,能夠有這樣的享受,已屬于奢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