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來源: |
![]()
骨雕,又稱為“骨刻”,始于原始社會,是中國最為古老的雕刻藝術。骨雕藝術以動物骨骼為載體,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工藝美術門類。在骨雕的創作中,造型、色彩等美術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與此同時,還要具備鑿、鏟、磨等雕刻手法,對于創作者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北京骨雕以牛骨為原料,有的精雕細琢制成手鐲、粉盒、裁紙刀,有的染以彩色做成生動形象的果蔬、草蟲、動物等,具有獨特的“骨感”之美。
骨雕藝術起源
骨雕藝術,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發展歷史。在距今約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出現??脊湃藛T曾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遺址中,發現了一枚鉆孔的骨墜,以魚骨制成,鉆孔部位以赤鐵礦粉染成紅色。有研究者認為,這種做法,大概是遠古先民的一種巫術儀式。雖則龍骨山骨墜無法被視為成熟的藝術品,但稱它為骨雕藝術的起源,當是毫無疑問的。
骨雕與牙雕:相輔相成的發展歷程
說到骨雕,就不得不提到牙雕。牙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以象牙為原料進行雕刻,以其堅實細密、色澤柔潤的質地,以及精美絕倫的雕刻,古往今來,受到無數古玩愛好者和收藏家的喜愛。
我國牙雕歷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牙雕制品出現,在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個,都有牙雕制品的出土。
在我國,骨雕與牙雕的發展歷程,呈現出相輔相成的大趨勢。牙雕材料名貴,常常被用于制作工藝品,受到帝王皇家以及達官貴人們的青睞。而骨雕材料易得,多用于制作生活器具,受到老百姓的追捧。再具體的制作技藝上,牙雕的制作技藝要明顯優于骨雕,而骨雕也不斷地吸取牙雕制作技藝中的精華引為己用。
在清代,我國牙雕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尤以康、雍、乾三代為最盛。清代牙雕的技巧已臻完美,圓雕、浮雕、鏤雕等技法均能熟練運用;品種已近完備,小至扇骨,大至屏風,顯示出非凡的創造力。
近年來,象牙貿易受到嚴格管制,牙雕藝術也隨之走到了盡頭。骨雕藝術正是在牙雕藝術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基礎上,繼承了牙雕藝術的技巧,延續了牙雕藝術的光輝,成為牙雕藝術的完美替代。
陳道清骨雕作品《八仙亭》
北京骨雕:皇城根下的非凡匠心
北京的牙雕藝術,素來以高貴典雅、莊重大方著稱于世,而談到北京的骨雕藝術,通州區骨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道清稱,通州距離紫禁城不遠,所以在古代,從事工藝品制作的人很多。由于所制作的工藝品,都是要供奉到皇家宮廷里的,是達官貴人賞玩的,所以對藝術的要求就更高,也更嚴格,表現在具體的技藝上,就是較別處的骨雕創作更細致,更用心思。
相關鏈接
陳道清,通州區骨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958年12月生于通州,自1976年4月跟隨陳國清學習雕刻,同時經過丁玉亭、孫森等工藝大師的幫助指導?!端蓸潋序泄迌骸?、《五谷豐登》等骨雕作品廣受好評。陳道清的骨雕作品多次在設計大賽中獲獎,并且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場,也不代表收藏界的價值判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