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來源:江海晚報 |
文峰塔的春曉、梅庵書院的晨曦、怡橋的飛雪迎春、文峰公園里的母子同樂、文化宮的春雨、軍山、劍山、老家、大生碼頭、老廠房、老街小巷、蘆花白、菜花黃、江上巨輪、堤邊農舍……昨天,在南通文藝之家舉行的馮則義寫生作品展通過50幅水墨、水彩畫作,記錄了通城的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 馮則義,南通人,畢業于山東師范學院美術專業,曾任南通大學美術設計學院教師、南通紫瑯學院藝術系主任、教授、江蘇省中學美術教材副主編等職,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作品題材以江南水鄉和江北城郊風景為主,形式采用宣紙彩墨畫或水墨畫,其繪畫語言的顯著特色是水彩、水粉與水墨的融合,充滿了探索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 此次馮則義寫生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共有50幅,是他近五年來彩墨創作的一次探索成果展示,這些作品以濠河、唐閘、狼山為主題,以水墨和水彩的融合記錄了通城的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作品中的春韻、夏夜、秋陽、冬雪,以及南通人記憶中熟悉的場景帶著自然氣息所生成的美和詩意,喚起觀眾對過去生活的記憶,也表達了作者對江海大地的深深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本次展覽由南通市文聯主辦、南通市美協承辦,展期至4月10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