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來源:金山網 |
![]() “警營畫家”潘志榮與《七彩丹霞》 ![]() 潑墨揮毫 ![]() 欣賞交流 ![]() 各抒己見 ![]() ![]() ![]() 潘志榮作品 “這幅《白山頭,紅山腰》運用傳統畫法與西洋色彩交合的‘另類方式’,實現畫家主觀精神與山川神態的共鳴”;“書畫藝術要走親民化道路,與家裝文化融合共進”……4月10日上午,在丹徒新區潘志榮的家里,“說·畫”沙龍正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著。 沙龍的開辦人潘志榮,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鎮江監獄的“警營畫家”,近些年來活躍于國家、省、市各類書畫展,為江蘇監獄系統警察文化的一張絢麗“名片”。49歲的潘志榮,最近可謂喜事連連,繼參加“中國夢•鎮江畫院學術邀請展”之后,又喬遷新居,同時當選丹徒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以筆會友,快樂交流,豐富文化涵養,是舉辦家庭沙龍的初衷。”老潘笑對筆者坦言。在新家裝修時,他就和愛人商量著按“藝術創作、文化交流”的定位,進行有個性有品位的全盤設計。鼎大裝飾公司資深設計師戴文輝,應邀參加當日沙龍,她對潘宅功能區域劃分、整體風格簡約雅致、個人繪畫“精品精妙展示”頗多點贊。 據潘志榮介紹,“說·畫”沙龍自今年春節開啟以來,甚為熱鬧,每逢周六或周日,都有省市區的書畫家或收藏愛好者來家雅聚,如今已不下10撥。其夫人史春霞對此舉亦十分支持,她對筆者說:“老潘除了上班,就是繪畫創作,他的藝術追求不斷往上走,就要‘打開家門呼朋引伴’,在隨意放松的環境下品評交流,獲得創作靈感。老潘樂意,我也喜歡這種文化研究氛圍,雖然家務活忙點,也算不了啥。” “畫家打開家門”辦沙龍,在鎮江市也是首例。筆者見到,潘志榮的“說·畫”沙龍,不拘于形式,賞畫、繪畫、說畫、求畫,顯得平易而自然,智慧的火花不時擦現。鎮江市實力派畫家戴夢卿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創意盎然,不由自主地當場畫下2幅嬌艷綻放的牡丹小品。他說,自己已是這兒的??停谶@樣的家庭環境里又說又畫,思想上少了羈絆,有助于撩去藝術的神秘面紗,有利于深度交流。” 在潘志榮畫室,一幅300cm×200cm的《七彩丹霞》已近創作尾聲,老潘向來訪者介紹,這是他去張掖丹霞地質公園采風歸來所畫,三個多月的業余時間幾乎全用上了。鎮江市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一起鎮江》雜志主編黃宏斌評價道,作品以“唯美現實”的視角、大膽的色彩、大尺度的畫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給人“很享受的強感”,同時提出可采用微電影的方式,連綿展示實景與繪畫的比較與升華,向廣大愛好者奉獻“視覺盛宴”。 “說·畫”沙龍,沒有年齡的界限、沒有職業的區分,只有對書法和繪畫的共同熱愛,每位參與者從不同視域,各抒己見,汲取文化營養。大家或圍觀潘志榮潑墨揮毫,或聆聽“警營畫家”講述心路歷程,或暢談自己的有感而發。面對《秋韻》、《皖南晨煙》、《細雨如酥》等一幅幅代表作,眾訪者愈加觸摸到潘志榮“新穎靈活、現實多變、中西合璧”的創作精髓,更加感受到畫家在一情一景里展示出的豐沛魂靈。金山網采編部主任、青年漫畫家黃躍巍是第一回參加這種文化沙龍,他認為,當下書畫藝術的傳播交流樣式,已是多元化的“五彩繽紛”,已從傳統展廳,拓展到網絡展、微信展,而家庭沙龍則使學習交流更貼近、更親和、更深刻。(解西輝)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