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來源:南京日報 |
南報網訊(記者 朱凱)一包枯樹皮似的古字畫碎片,經過修復師傅的妙手回春,復原出一幅墨色清晰、完整如初的古畫——正在江蘇五明書畫院展出的古舊書畫文物揭裱修復作品展上,150幅殘損破碎的古代書畫得以重獲新生,這些化腐朽為神奇的“修復奇跡”,出自書畫裝裱修復大師胡凌波之手。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在古代,裝裱修復師被稱為“書畫郎中”,歷來受到文人重視。胡凌波6歲就開始學習裱畫、繪畫,至今已有40多年,現任河北省書畫裝裱協會主席、石家莊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精妙的裝裱技藝,讓他成為繼京派裝裱大師劉金濤之后的一代裝裱修復名家。如今,胡凌波已自創發明300多種裝裱款式,并于1993年創辦了國內首家書畫裝裱學校,傳藝授徒8000余人。 展覽現場,一幅幅古代書畫在修裱前后的對比圖,讓現場觀眾大為驚嘆。比如,一幅任伯年的《松鼠圖》,修裱前只剩下幾十塊如燒焦鍋巴般的碎片,修裱后的作品則完整如初,墨跡生動清晰。胡凌波透露,這些古畫之所以能“脫胎換骨”,源于他發明的一種神奇的清洗劑,可以將晦暗污濁甚至發霉的畫紙洗出本色,變得平整柔軟,而且絲毫不會損傷原有的墨跡和色彩。 胡凌波告訴記者,在國內書畫修復領域,能達到文物修復級別的人才不超過100人,要把國內博物館等待“治療”的古字畫修復完需要300年。此次來寧辦展,胡凌波還受聘為江蘇五明書畫院院長,他表示今后將把自己的修復團隊帶到南京,為博物館和私人藏家的書畫藏品提供裝裱修復服務,搶救下更多的文化珍寶。 南京日報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