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6來源:中國美協 |
著名美術家、美術教育家楊之光先生于2016年5月14日在廣州病逝,享年86歲。 楊之光,1930年10月11日生于上海,廣東揭西人。中學時期曾師從著名書法家李健學習書法、篆刻。1949年入廣州市藝專及南中美院,從高劍父學習中國畫。1950年入蘇州美專上海分校中國畫科學習,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接受徐悲鴻、葉淺予、董希文等老師指導,1953年畢業任教于武昌中南美專,1958年學校南遷廣州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歷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長。現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學院咨詢委員會委員、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名譽顧問、廣東省文史館名譽館員,廣東美術家協會顧問。 楊之光1954年創作的《一輩子第一回》獲“向科學文化進軍獎”(中國美術館藏),巨幅作品《雪夜送飯》獲1959年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中國美術館藏)。1991年獲美國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頒發的“中國畫杰出成就獎”,1993年獲美國加州及舊金山市政府榮譽獎狀。代表作有《毛澤東主辦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浴日圖》(中國美術館藏)、《礦山新兵》(中國美術館藏)、《激揚文字》(中國美術館藏)、《不滅的明燈》(中國軍事博物館藏)、《石魯像》(美國康州大學藏)、《九八英雄頌》(廣州藝術博物院藏)等。著作有《中國畫人物畫法》、《楊之光畫集》、《楊之光書法集》、《楊之光詩選》等。1995年至1999年間將畢生心血全部作品一千余件捐贈給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學院。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內建立“楊之光藝術館”專館。2002年9月開展青少年創意思維基礎教育的“楊之光美術中心”在廣州市番禺區落成。2006年12月作品《礦山新兵》《激揚文字—1973年》與鷗洋合作被評為“廣東美協成立50周年經典作品”,2007年入選廣東省50名“文化名人”,2010年12月獲“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2011年入選中國國家畫院院士。2012年,榮獲“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楊之光先生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中國畫人物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楊之光先生緊跟時代步伐,關心社會,關心人民生活,緊密聯系著中國社會發展的豐富現實,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為人民和社會主義文藝服務。幾十年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行了大量的現實人物寫生實踐,他在藝術語言上突破傳統人物畫局限,摸索創新水墨人物畫技法,引進西洋畫造型及光、色元素,準確、自如、生動地描繪現實人物,反映現實生活、表現重大社會主題。他的藝術因此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個性風貌,不少作品亦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楊之光曾被評論家評為20世紀后期水墨人物畫的突出代表,在新中國美術發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楊之光先生部分作品:
不滅的明燈[宣紙.水墨設色]96.5cmx131cm楊之光.鷗洋合作1977年
激揚文字(宣紙.水墨設色)97cmx131cm 楊之光.鷗洋合作 1973年
礦山新兵[宣紙.水墨設色]131cmx94cm楊之光1971年作
雪夜送飯[宣紙.水墨設色]288.5cmx119cm楊之光1959年作
一輩子第一回[宣紙.水墨設色]102cmx59cm楊之光1954年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