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0來源:信息中心 |
5月18日、19日,江蘇省文化廳分別在南京、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江蘇優秀現代戲市場推廣演出和“金陵風骨 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活動情況。省文化廳巡視員高云出席新聞發布會并重點介紹了兩項活動的特色亮點。 為了集中展示江蘇現代戲創作成果,鍛煉演員隊伍,打磨提升劇目質量,鼓勵劇團走市場、多演戲,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5月20日至6月16日,江蘇優秀現代戲市場推廣演出將全面展開。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江蘇11家劇團的12臺優秀現代戲劇目將先后在延安文化藝術中心、北京梅蘭芳大戲院和中國評劇大劇院演出16場。此次演出不同于以往的劇目巡演,而是采用政府引導、市場推廣的方式,按程序申報江蘇藝術基金和江蘇省省級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予以資助,以支持江蘇的優秀現代戲打開全國市場。 近年來,江蘇在舞臺藝術創作中重點向現實題材、江蘇地域題材傾斜,現代戲創作形成了出人出戲、佳作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被譽為“江蘇現象”。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江蘇搬上舞臺的現代戲高達40余部,數量質量都得到較大提升。此次參加巡演的12部劇目都是優中選優的精品,集中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家園的生活故事,大多反映當下社會現實,觀眾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其中,《一代楷模——學習恩來精神情景朗誦劇》緊扣周恩來總理的感人事跡,以不同形式生動演繹總理生平事跡,直擊觀眾心底,淮劇《小鎮》揭示了當代社會道德建設和人性的拷問,錫劇《夕照青果巷》反映了“空巢”現象、老人養老的社會問題,話劇《民生巷11號》則針對城市拆遷帶來的城市文化保存展開故事,滑稽戲《探親公寓》則是集中反映了農民工在城市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人們對此的深刻思考。此次參演劇目基本囊括了江蘇當前活躍于舞臺的主要戲劇品種,各個劇團也都派出了最強陣容,名角薈萃,好戲連臺。 5月28日至6月6日,江蘇省國畫院將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金陵風骨 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這是省國畫院近60年來的第三次晉京展出,旨在向首都人民匯報江蘇省國畫院建院以來的創作成果。展覽包含了已故、離退休、曾在畫院工作過的以及目前全體在職的112名書畫家的530余件優秀作品,全景式呈現了“新金陵畫派”文脈傳承和江蘇省國畫院一甲子的創作創新成果。除“新金陵畫派”創始人的代表作以外,展覽還特別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6年來江蘇省國畫院的新人新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