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8來源:中國江蘇網 |
12月17日上午,“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劉紅沛·空山絕響·紙醉春秋”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劉紅沛近三十年來創作的作品120余幅,從人物到花鳥,從現代到古典,從嚴肅主題,到戲曲舞臺,從嚴謹到裝飾,從寫實到寫意,從深入刻畫,到直抒性情,一幅幅畫作在向觀眾們講述劉老師藝術創作的細節與歷程,大家仿佛聽到了空山絕響,又仿佛沉浸在紙醉春秋。 ![]() “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是江蘇省文化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出重量級優秀人才,推動江蘇文化藝術“高原出高峰”的重要舉措。“系列展”經歷了嚴格的項目申報與評審過程。申報者必須為我省美術界代表性人物與拔尖人才。最終,經專家評審,8位藝術家入選,劉紅沛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便有了這場展覽。談及畫展由來,劉老師倍感榮幸。 此次“空山絕響·紙醉春秋”展覽展出了劉紅沛的作品120余件,有《一大代表在南湖》、《薔薇雙鴿》、《賀春圖》、《正月號子》、《京劇大師梅蘭芳》、《延安歲月》、《難忘的歲月》、《京韻》、《梨園春秋》等等。細觀這些畫作,讓人感覺劉老師的繪畫呈現出少見的中西融合氣象,這種融合不是造型的融合,也非繪畫語言的融合,而是色與墨的融合。 對此,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商勇點評說,“劉紅沛的作品中,墨色呈現出油畫般的灰色調性,使其宣紙上繪畫有一種架上繪畫才有的厚度。在造型上,劉紅沛的人物畫沒有一般中國畫家特有的程式化語言習性,他的線條是隨機的隨性的,在混亂中求秩序,在任性中求整體,畫面看似瘋癲而實際縝密,且最終在筆與線的率性游走中收拾出一種和諧的畫面圖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墨色的干濕轉化中,他甚至賦予畫面一種古艷的光感,他再以金線提醒,則其戲劇人物便呈現出一種戲夢人生似的輝煌。” ![]() ![]() 畫展現場記者注意到,劉紅沛的創作題材涉足廣泛,從人物到花鳥,從現代到古典,從嚴肅主題,到戲曲舞臺,而多幅描繪戲曲題材的作品成了此次畫展的一大亮點。對此,劉紅沛說,“近年來我喜歡上了戲曲這個主題。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舞臺上的演員多姿多彩,無論是發型還是服飾都是非常豐富的畫面構成,我喜歡看戲,也漸漸喜歡上畫戲。我的戲畫有別于高馬得,我會把戲曲舞臺的不同場景打散,然后重新組裝,搭配成我心中的模樣,反應了我內心的審美需求。” 著名畫家周京新評價說:“近些年,紅沛的人物畫創作題材似乎在有意識的‘收’,比較明顯地歸整到戲曲人物上面。在前不久的一次省內中國畫展覽上,我看到了他的二幅彩墨結合的戲曲人物寫意作品:傳統對聯式的豎條幅,有很強裝飾感的構圖,舒服的暖灰色彩調子,尺幅雖然不大,卻挺‘抓’人的,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畫面的人物造型,依然夸張,依然寫意,依然墨色并舉,卻比紅沛以往的同類作品更增添了一份幽雅和從容。”此外,周京新還表示越發鮮明能感受到劉紅沛畫中的一股子“洋”味兒——具有金屬感的線條,體現西畫觀念的色彩......自然而然流露在畫面里,有一種錚錚烈烈的現代感。 ![]() 劉紅沛的中國畫作品之所以有這種中西合璧的呈現,以至于明顯透著一股子“洋”味兒,在周京新和商勇看來,皆因其當年在南藝五年制本科的扎實學習中打下深厚的油畫基礎,因此他與一般國畫專業同仁在造型習慣上有著本質的差異。“他在繪畫中,始終有著劉紅沛光影的概念。劉紅沛在其學生時代顯然較多受到西方寫實主義繪畫大師如倫勃朗、委拉斯貴支等人的影響,他描繪的現實英雄與戲里巾幗皆以光影為造型的手段之一,這使他的人物具有一種自帶光環的崇高感乃至悲壯感,他的這種塑造方式或未必符合一般人對中國畫的期待,但恰為中國畫的現代性探索拓寬了道路”,商勇說。周京新則這樣評價:劉紅沛作畫歷來是一絲不茍,刻意經營的,無論寫實或寫意,無論過去或現在,他對自己的任何創作都是很用心思的。畫面構圖再怎么“亂”,都會顯露出“經營”的路數;線條再怎么“繞”,都可印證著“造型”的神采;顏色再怎么“涂”,都能昭示著“調子”的章法。 通過本次展覽,觀眾將切實體驗到劉紅沛的藝術創作細節與歷程,感受到他扎實寬厚的專業功底和因此而不安于在一個基點上探位打井的自信。據悉,展覽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南京市文廣新局、江蘇省美術館承辦,將持續至12月24日。 ![]() 畫家簡介: 劉紅沛,男,1960年生于江蘇省沛縣,南京人。1988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同年考入南京書畫院?,F為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常務副院(館)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青年委員會委員。 作品欣賞: ![]()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