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2來源:中國畫 |
2016年6月30日下午,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繪畫作品捐贈儀式在江蘇大劇院舉行。隨著儀式的開始,一幅雄偉壯闊的《江山如此多嬌》展現在記者面前。這幅長3.75米、高2.74米的巨幅山水作品是由江蘇大劇院邀請高云為江蘇大劇院綜合廳(人民大會堂)特別創作的,此后將懸掛在大劇院內人民大會堂的貴賓廳墻上。捐贈儀式上,高云和媒體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 《江山如此多嬌》 375cm×274cm 立志打造江蘇文化名片 新建的人民大會堂里會掛上怎樣的作品呢?雖然江蘇大劇院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但昨天下午,隨著高云繪畫作品捐贈儀式的舉辦,這個問題已經揭曉了答案——由高云創作的展現江蘇山水情懷之作《江山如此多嬌》。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勇,江蘇省文投集團副總經理、江蘇大劇院董事長葉飚榮,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徐熙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儀式上,葉飚榮向高云頒發了捐贈證書,他表示:“江蘇大劇院不僅僅是一個演出的場所,同時也將被打造成非物質文化展示地,成為江蘇的文化名片。不論是專業還是主持管理方面,高云先生在全國美術界都有著極高的成就,他的這幅《江山如此多嬌》對江蘇大劇院來說是一幅非常重要的作品,因此我們也將把它擺放在人民大會堂重要的位置上。高云先生在這時給我們捐贈的作品,是為江蘇大劇院增添的寶貴藝術財富,也為我們的開幕營造了很好的藝術氛圍。” 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勇與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高云交談 大畫家為大會堂創作大作品 提到《江山如此多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那張巨幅山水畫。而從今天起,江蘇的人民大會堂,也擁有了自己的《江山如此多嬌》。這幅由高云所創作的作品雖然與前作同名,但所繪景色、所展意蘊全然不同,描繪的是江蘇大江南北的別樣風景。 高云告訴記者,這幅作品從構思到落筆再到完成,花費了兩三個月時間。高云的繪畫以人物出名,為何這次會選擇山水題材呢?“我雖然擅長畫人物,但人物畫講究情節,因此太局限,生發的余地不大;花鳥畫重情調,太過抽象,內涵不夠豐富;唯有山水畫,可行、可游、可望、可居,是最能抒發人情感、最具有人文精神、也與人的關系最為親近的題材。自宋以來,名家創作多以山水為主,我們新金陵畫派也是一樣。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選擇了為大會堂畫一張山水畫。” 其實,高云的山水畫也已經畫了幾十年。在南藝求學時,他師從“新金陵畫派九老”之一的張文俊先生,繪畫上主張上溯宋元。“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畫家,宋代范寬,元代黃公望、王蒙,明代文征明和仇英,清代主要是石濤?,F代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宋文治、劉海粟等名家。” 汲取了前人的滋養,高云的山水畫也有了自己的韻味。“此次能為我們自己的人民大會堂創作(此前的南京人民大會堂是民國遺產),我覺得壓力很大,但也非常榮幸。” 江蘇省文投集團副總經理、江蘇大劇院董事長 葉飚榮向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高云頒發收藏證書 屬于江蘇的《江山如此多嬌》 “在接到這個邀請后,我先用一個月的時間研究了大量樓堂館所的作品,想先找到一個方向。翻閱大量作品后,印象最深的還是傅抱石、關山月兩位先生創作的《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是周恩來總理為創作定下了主題——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雪》,畫題定為《江山如此多嬌》。兩位畫家前后創作了三稿都沒有通過,大家陷入苦思時,是陳毅一語道破:江山如此多嬌,關鍵是畫面上突出一個‘嬌’字!正是這樣,才有了之后我們所看到的作品,畫面里既有祖國山河的東西南北,又有四季變化的春夏秋冬。”受到這幅作品的啟發,高云也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既然立足江蘇,那么我的重點也基于此。大江南北風景都在畫中。” 的確,畫面上的高山象征了蘇北的厚重,水代表了滋潤的江南,蘇南和蘇北有機結合在一起,觀者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山水中的漢風吳韻,卻不知這到底是哪座山、哪片水。整幅作品把工筆與寫意、青綠與水墨、高遠和平遠相結合,把當代西畫和古代傳統相結合,用傳統而時尚的繪畫語言創作,既是一張令專家拍案的精品,又貼合了當下大眾的審美要求。 高云說:“作品完成后,我才決定起名《江山如此多嬌》。第一,這是國家領導人確定的主題,這主題代表了我們的精神;第二,我也想通過這幅畫向前輩畫家致敬,作為后輩畫家向他們看齊;第三,希望借此表現一脈相承的傳統和作風,傅抱石先生的《江山如此多嬌》是在1959年創作的,到現在我們還在畫,一代又一代的畫家在謳歌描繪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第四,也恰好切入我們現在的主題,不忘初心。” 據悉,江蘇大劇院將于8月5日正式開幕。北有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南有高云的江山如此多嬌,屆時觀眾就可以領略這幅精品大作了。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