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來源:中國美協 |
2017年7月20日,“杜大愷水墨作品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大廳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清華美院教授袁運甫,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賀美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展覽學術主持張曉凌,清華美院黨委書記李功強,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詹建俊,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道興、杜滋齡,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以及北京畫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單位領導、藝術界人士、清華美院師生、藝術博物館高級會員及志愿者等2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馮遠、張曉凌、楊曉陽、李功強、史宗愷先后致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發來賀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致辭
清華美院黨委書記李功強致辭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致辭
杜大愷先生致辭
創新表現形式 不拘泥于傳統圖式 1943年,杜大愷出生于河南葉縣,1978年考入當時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從祝大年先生。1980年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所長、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執行院長。主要從事中國畫、壁畫、裝飾畫的創作、教學與研究。先后出版文集《藝術帚談錄》《2006-2007杜大愷硯邊絮語》,畫集《杜大愷水墨作品集》《2006-2007杜大愷水墨作品》《2006-2007杜大愷水墨人體》《2006-2007杜大愷人體速寫》《杜大愷水墨作品2008-2009》《杜大愷水墨作品2009-2010》《杜大愷水墨作品2010-2011》等。 杜大愷先生的藝術生涯豐富多彩,早年曾從事裝飾藝術創作,在陶瓷、金工、纖維、木、漆等各種工藝門類中均有所斬獲。略顯駁雜的藝術起點,反而形成了杜大愷不拘一格、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杜大愷以趣味見長,其簡潔、樸素的畫面無不流露出我國傳統繪畫的精微特質,而且充滿現代氣息。在此,他以現實為師,以由此汲取的感受力為靈感,將傳統繪畫的特質轉換為自己獨特的視覺技藝,這種實踐,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面解構,一面重建:“在古今中西之間徜徉,融具象與抽象為一式,平衡精神隱喻與視覺的機緣……”在其作品中,抽象形式之美,筆墨效果之趣,物象表現之真,融匯于奇特而和諧的構圖之中,各得其所,恰到好處,由此通往平和、自足、完善的境界。他直面生活而不拘泥于林林總總的古典圖像,開拓出一個“入畫”的新境界。舉凡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均在他獨特形式語言的錘煉中進入水墨意境,山水瓦屋、花卉果蔬、林木動物、各色人物等,經藝術家之慧眼與妙手,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杜家”水墨圖像學。毫無疑問,杜大愷先生的藝術探索,為古老水墨畫的當代創新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畫出眼睛看見的世界 1990年,年屆中年的杜大愷因心性所致,投身于水墨畫的探索與實踐當中。他秉持“因為平凡,故有恒長”的理念,以平常之心,畫平凡之物。他說:“畫眼睛看見的世界,不為別的,惟因其真實,沒有什么比真實更可寶貴”。杜大愷以賞鑒之眼沉靜地觀察,將自身融入其中去體驗、尋找、發現美,由此以筆、墨、色淋漓盡致地將之表現,化凡俗以非凡,熔平常以新奇。他孜孜以求地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在提供審美享受的同時改變了觀看世界的方式,具有審美的智性力量。 這次展覽展出了杜大愷先生近幾年創作的水墨及水彩作品,涵蓋了風景、人體、靜物等多種題材。山水瓦屋、花卉果蔬、林木動物、各色人物等,經藝術家之慧眼與妙手,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杜家”水墨圖像學。杜大愷先生不拘泥于固有的古典圖式,直面生活而開拓出一個“入畫”的新境界。展出的這些日常的形象記錄,既反映了藝術家平淡天真的生活趣味,又彰顯了他對大千世界的敏銳觀察。 此外,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杜大愷先生自1980年畢業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副主任,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后,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他身兼藝術家和教育家雙重角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此次展出的許多作品就出自杜大愷先生與學生的教學實踐、課堂切磋或是戶外采風。他自稱這里展出的不過是他所交的“課堂作業”,此一戲言足見杜大愷先生對藝術及其教育的堅定信念與執著追求。 據悉,本次展覽時間將從7月20日持續到8月31日。
梅州行1 123×248cm 2015 水墨
雍梁行5 63×93cm 2016 水墨
溪岸水牛圖 145×360cm 2014 水墨
異域行—馬來西亞2 65×95cm 2013 水墨
異域行—愛爾蘭2 65×95cm 2013 水墨
異域行—愛爾蘭6 34×45cm 2013 水墨
不丹拾憶5 93×64cm 2013 水墨
木瓜 89×73cm 2013 水墨
人體6 64×46cm 2016 水墨
南瓜2 27×34cm 2016 水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