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來源:中國美協 |
堅定信念 心懷人民 不負時代 徐里談中國美術家協會近五年工作 錢曉鳴 李健秋 張婷婷
中國美術報:十八大以來,中國美協的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第十屆全國文代會、第九屆全國作代會上的講話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較好地完成了各類重大美術項目,以美術的方式謳歌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對此,請談談中國美協所做的具體工作。 徐里:在中國改革開放轉型的過程當中,美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主旋律、主題性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和講好中國故事、謳歌時代、謳歌英雄作為我們主要的工作方向。這五年來,圍繞中央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紀念活動,中國美協以積極的姿態組織相應的美術創作活動。一方面,通過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會員培訓,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扎實實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先后推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創作展”“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等多個主題性展覽。2017年舉辦的“紀念香港回歸20年美術作品展”和即將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及已經啟動的“中華家園”美術創作項目和即將啟動的“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美術創作工程”等,系統性地呈現出中國美協對主流價值的倡導和引領,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英雄??梢哉f,這些主題性創作以其宏大敘事表現了時代追求和民族精神底色,彰顯了當代中國美術的史詩品格、中國精神和文化自信。
徐里陪同嘉賓參觀“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創作展” 我們配合中央的工作,使得公眾通過美術作品感受到社會的進步、祖國的偉大,這種努力得到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如在“時代領跑者”展覽中,我們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全國勞模中選了60個代表,創作了5張肖像式的勞模群像,呈現了旗幟鮮明的正能量?!皯c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的展廳成為各部委黨、各行各業上黨課的現場課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創作展”,展出了12張表現長征重大歷史事件的作品,可以說就是一批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好作品。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現場 “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成果也都是值得宣揚的經典作品,以前國內沒有一部系統完整的中國圖像歷史,只有出土文物的歷史。工程第一次用視覺審美的形式,把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通過146件作品呈現出來。這是對國家和民族的一個重要貢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讓世界各國友人通過這些畫面了解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我們完成的民族美術系列創作如“浩瀚草原”“多彩貴州”“七彩云南”等,系統反映了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每一個展覽既是時代的贊歌也是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國美協將舉辦“最美中國人——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型主題美術作品展”,作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命名并表彰的時代楷模為藍本,特邀藝術家傾力創作20張巨幅作品,集中體現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現先進人物的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是聚焦中國夢主題,催生具有強大思想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的美術精品,也是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一項重要舉措。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美術報:您所說的史詩品格的創造和中國精神的表達,離不開“雙扎根”。為此,中國美協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常態化、機制化方面進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徐里:中國美術家協會將廣泛深入地開展有組織、成規模的美術家寫生采風創作活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機制化。近五年來,已經組織幾百位美術家分批赴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等采風寫生,美術家通過自己的視角,用帶有情感的畫筆,勾勒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祖國各地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記錄了中國在進入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人民勤懇耕耘、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為了展現“深扎”的寫生成果,2016年和2017年,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了“中國精神·中國夢——美麗鄉村行寫生作品展”,此外還舉辦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當代十五位美術家作品展”,展出的作品都帶有溫度地記錄著百姓的真實生活。尤其是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向人民匯報——20位中青年畫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成果匯報展”。20位長年堅持寫生創作的美術家帶著課題和任務,深入基層、搜集素材、潛心創作,足跡橫跨14個省份,總計完成了作品300余幅,在美術界樹立了扎根人民生活的典型,聚焦中青年美術家堅守現實主義創作道路,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所有“深扎”活動都充分展現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深抓實效、親力親為的責任擔當,表現了廣大美術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過程中,“走進去”的覺悟、“融進去”的情懷和“沉下來”的恒心?!吧钤被顒拥某晒请p方面的,通過寫生,不但豐富、扎實了美術家的創作,而且還能把當地的支教與美術家培訓工作活躍起來,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美術家每進入一個地區,都會為當地培訓20位左右的美術工作者。 美術為人民、服務人民,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另一項重點工作。近幾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美術家先后赴高原火箭軍部隊基層、陜西漢中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和廣西等地“送歡樂下基層”與慰問采風,并在節慶期間,慰問了山西鐵路公安民警和武警雪豹突擊隊,還先后舉辦中國文聯、中國美協文藝培訓志愿服務項目,廣西、云南等地的美術培訓班,受到廣大基層美術工作者的熱烈歡迎。
“中華史詩美術大展”現場 中國美術報: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中國美協和各地方美協還承擔著一部分美育功能,在這方面,中國美協和各地美協是如何做的? 徐里:中國美協在團結廣大藝術家,促進精品力作的創作,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有著廣闊的天地。五年來,中國美協與各地方政府、文聯、美協聯合主辦的美術創作和展覽,每年都有幾十乃至上百項,支持地方美術事業的發展是中國美協的分內之事,為全國人民服務更是中國美協的職責所在。 地方美協和我們不是隸屬關系,地方美協是中國美協的團體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為發展和支持地方美術事業主要是在導向性、學術性上,應該說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通過中國美協開展的展覽和活動,我們能夠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能夠為各省的藝術家提供一些平臺。各級政府、機構,甚至是企業,希望和中國美協合作,來提升當地文化影響力,為豐富地方精神生活提供資源。 中國美協如此高頻度、大力度支持與地方合辦美術活動,旨在通過優秀美術作品的傳播改善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改變過去一度太關注物質,偏重經濟指標的做法,這一改變,對優秀美術作品的質和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在東部發達地區如此,西部地區也不例外。甘肅省通渭縣位于國內比較貧困的定西地區,一個貧困縣有幾百家畫廊,它和中國美協簽訂了戰略合作關系,讓我們每年到那里舉辦展覽。當地農民會把辛辛苦苦種的菜挑到縣城賣,然后把喜歡的好字好畫用賣菜的錢買回家??梢娙嗣袢罕妼裎幕a品的需求還是很迫切的。 中國美協的APP和微信平臺,在整個文藝界也是開通比較早的。我們應該更加努力,更大范圍地、更廣泛地團結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更好地發揮團結人、服務人的作用,通過服務和團結更好地把美術界引領到服務中央中心工作上,以及完成中央各方面的要求、滿足人民需求上來,為國家進步發展、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盡我們的努力。 邁向藝術高峰中國美術報:經過一系列的創作舉措,中國美協五年來取得的諸多成就,應該與中國美協長期堅持的學術標準是分不開的。請您談一下這方面的措施。 徐里:以較高的藝術標準、學術標準來評價、遴選作品,始終是中國美協堅持的原則。比如重大題材創作,一方面是歷史的再現,另一方面是審美圖像的建構。既要尊重歷史史實,又要以藝術的方式予以重塑,兩者缺一不可,沒有藝術高度的作品是無法完成這樣的重任的。 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美術從“高原”向“高峰”的突破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創作展”中的《飛奪瀘定橋》,就是一件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它用了表現主義的創作手法,每一個戰士的形象在虛實之間,但是整體上表現了紅軍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精神。再如《過雪山草地》,作品畫的是艱難前行的一群人的背影,畫面是灰色的。紅軍將士非常疲憊,一些馬上就要倒下,但他們的意志力、理想、信念卻在畫面上樹立起來了,這個場面正應了一句古話——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突出了理想信念的崇高。這組作品中的《四渡赤水》《十送紅軍》《彝海歃盟》等都描繪得非常生動。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也有很多優秀作品,如戚序等的《中華營造法式》(版畫)、孫景波等的《貞觀盛會》(油畫)、吳山明等的《大澤聚義》(中國畫)等,都得到了很高的藝術評價。 為培養青年藝術家,提高他們的創作水平,中國美協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組織青年藝術家創作研究班,拓寬他們的視野;為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美術事業,每年選拔30名少數民族青年藝術家做重點培養;每年以青年藝術家和學者為主,向海外派10名研修人員。 中國美協不僅團結體制內的名家、大家、專業的藝術家,更要團結廣大的新文藝群體美術家和新文藝群體組織。目前協會正著手建立兩個中國美協聯絡站:北京宋莊聯絡站和深圳大芬村聯絡站;還要成立新文藝群體展覽與推廣中心和青少年美術展覽與推廣中心,建立青少年美術家之友平臺。這些工作得到了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和北京時代美術館的大力支持,中國美協與這兩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傊?,中國美協致力于建設、打造一支拉得出來、不說空話、不說大話、作風過硬、服務優良的隊伍。 同時,我們要以開放兼容的博大胸懷迎接時代的挑戰。中國美協有25個專業藝委會,從傳統架上繪畫到實驗藝術、裝置、影像一應俱全。旨在通過藝委會來加強中國美協的學術引領,提高學術地位和各藝術門類的學術水準。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美術報:五年來,中國美協在加強自身建設和加強為會員和社會服務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其本身的制度建設和評審機制也為其他機構提供了很多經驗,您認為如何保持這種評審的公正性? 徐里:長期以來,中國美協的評審制度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我們研發了三個系統。一是排重系統,美術家的作品來參加中國美協的展覽,要經過這個系統篩選過關,看有沒有一稿多投、抄襲、侵權等。二是IPAD評委獨立投票系統,避免了以往可以互相交流、拉票的漏洞。這個投票系統是實時的,評委投完票,系統進行合成,評委在上面簽字確認,直接就輸出評選的結果向全國公示,期間杜絕了人為作弊的可能。三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已經全部通過網上申報,完全透明化,整個申報、評審過程也完全在公眾的監督之下進行。這些都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國文聯黨組的要求,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用科技手段來杜絕一切能影響到公眾信任的因素,很好地解決了會員審批、展覽評審這兩大群眾和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接地氣,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體制外社會各階層人士,通過兩個中心團結在一起,力求把全國美術家,包括體制內、體制外,及青少年美術愛好者團結在一起,無償為他們提供公共服務。在為體制外服務方面,中國美協的改革很見成效,去年中國美協審批通過的新會員當中,體制外占了26.9%,是歷年中占比最高的。 在展覽評審中,中國美協特別設立了相關利益者回避制度,這一點是自覺申報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這幾年從嚴治會也是見真功夫,我們制定了《中國美術工作者自律公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守則》,對確實敗壞道德風尚的個別美術家采取嚴厲處治。在申報中國美協會員中,如果有假資歷、假證書等造假行為,一旦發現,哪怕夠入會條件,三年之內不準申報。對所有新入會的會員,我們要向全國公示。所有的展覽及其入選,也都公示。 中國美術走出去中國美術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秩序、經濟秩序正在建立,文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您覺得中國美協在其中應如何發揮作用? 徐里:中國美協主辦的所有活動,都有一個目的:提倡中國精神、倡導中國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追求,以改變長期以來用西方標準評判中國美術的現狀。近五年來,中國美協的標準更明確了,這是事關導向性的大問題,事關文化自信、評價標準、核心價值觀和話語權的大問題。 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定要了解自己母體或者自身文化的歷史,這是根脈。雖然文化文明有很多相通之處,可以相互借鑒,但一味模仿便沒有存在的價值,東方與西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文化體系,只有把我們自己的精神、風格、氣派和思想表現出來,才是獨一無二的,當代藝術也如此,徐冰用漢字,蔡國強用古老的火藥,黃永砅用《易經》,呂勝中用剪紙,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元素,但都用當代手段呈現出來。 中國文化走出去,主動躋身世界藝術之林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的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和話語權也得到逐步提升,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美協借助國際性美術展覽和交流的平臺,讓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了當代中國的發展。 現在中國美協“走出去”展覽交流主要受經費的局限。如果有好的規劃和相對充足的資金保證,經過比較嚴肅的論證探討,到西方的主流場館、主要國家,把最有代表性、語言新鮮、形式新穎,內容又能夠彰顯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作品推廣出去,才能真正達到中國美術走出去的目的。經過這樣的努力,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軟實力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同期,中國美協承辦了在德國柏林舉辦的中國美術作品展,題為“感知中國·最美中國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選擇了中國藝術家和中國人民心中最美的形象,這其中有《雷鋒》《高德榮畫像》《焦裕祿》等時代楷模,也有《風雨兼程的鄉村郵遞員》這樣的普通中國百姓,76幅人物畫連在一起構成了中國最美的群像長卷,中國人民的勤勞、善良、智慧以一種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了國際友人面前。德國觀眾在這些作品前駐足,通過這些藝術作品觸摸當今中國的時代脈搏,了解當今中國的時代風貌,這種方式對中國文化和價值理念的宣傳與傳播是潛移默化的。
中德嘉賓參觀在德國舉辦的“感知中國·最美中國人”中國美術作品展 中國美協配合國家外交事業的需要,把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話語權、軟實力逐步往外推廣提升。紀念中美建交35周年時,中國美協和美國卡特中心在美國聯合主辦畫展,該展覽已被列入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成果。2016年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宮舉辦了“藝術與和平——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國際巡展”,自開展以來,已走過丹麥哥本哈根和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芬蘭赫爾辛基、英國倫敦等歐洲城市?!暗?span style="font-size:inherit;font-family:Calibri;">12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在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下舉辦了國際巡展,繼新西蘭、美國之后,今年又到了意大利,馬塔雷拉總統專程來到美第奇宮參觀了展覽并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也是全國美展首次獲得外國元首的肯定。 今年9月,我們即將舉辦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該展覽旗幟鮮明地提出以架上藝術為主體,自舉辦以來日益壯大,從參展的幾十個國家到本屆的102個國家。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創辦進一步提升、彰顯了中國的文化主張。該展覽成為中國美協在對外交流方面的標志性品牌,十幾年來,一直在助力世界“讀懂中國”。
劉大為(右一)和徐里(右二)等嘉賓參觀“外國美術家眼中的中國”作品展 結語面對中國美術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徐里認為,深化改革是美術大繁榮大發展的必由之路。從樹立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到建立有效機制、支撐中國美術全面實施“走出去”戰略;從中國美術人才培養方向,美術機制、體制改革,到推動制訂國家中長期美術發展戰略等,徐里也有一番自己的思考。他希望中央有一個部門能夠主持制定一個國家美術的長期發展戰略規劃,這個規劃制定頒布后,再由各職能部門來實施落實;他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把優秀的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觀的美術作品推廣到世界各地去;他希望美術教育加快改革,打破美術教育同質化的格局。中國美協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只有這樣時刻警醒自己,才能行穩致遠,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轉自:中國美術報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