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來源: |
三個人, 三代人, 俱是畫壇風流人物。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他自幼學畫,系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 畫壇的一代宗師——朱屺瞻
幼酷愛丹青,學畫初從《芥子園畫譜》入手, 他畫出了江南山水的獨特情調與意境, 有“宋太湖”之美譽。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 師從陸儼少,他的山水畫, 有種穿越時空的古典之美。 年僅37歲就成為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 ——宋玉麟。 婁江之水,流經千百年至今日, 尤以文化之傳承生生不息。 名家、大家輩出,代不乏人。 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 三人皆出生于太倉, 三人得婁江之水之滋養,, 傳婁東一脈之真精神, 開拓婁東畫派之新輝煌。 他們之間或為師友, 或為父子。 其年齡相隔均為二十七、八歲。
太倉屬于蘇州地區,因此蘇州也是他們的家鄉。但三人至今卻從未在蘇州舉辦過他們的畫展。
今天上午10點,《婁東一脈-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畫作品展》在蘇州廣播電視總臺一樓南大廳,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
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雪嶸引用習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的開幕式上的講話,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更是時代社會生活的精神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 陳部長表示,本次展覽名為《婁東一脈-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畫作品展》,這三位文藝大家從蘇州走出去,即代表了不同時代的特征,也代表了蘇州文藝在全國的成就。三位文藝大家,在家鄉蘇州舉辦展覽,藝術成就和藝術風范也影響蘇州當今的美術人。
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在現場說到,這次展覽我們很高興看到了婁東畫派傳承了南宗文人畫的正脈。我們知道清初的“四王”為代表的婁東畫派,其實傳承的就是文人書畫的最主要特征。在歷史上,婁東畫派不斷的傳承,不斷的創新,到現在朱屺瞻、宋文治、蘇玉麟三位大師這一次的作品展。他們不僅僅傳承的是繪畫的技法,更是傳承了婁東文化的主脈。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言恭達先生說,任何畫派除了地域性的審美特征以外,實際上是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所以“婁東一脈”的“一脈”,是“文脈”。這三位畫家是三代人,作品反映了三代人的文脈軌跡,這種文化軌跡一方面是技術上審美理想的追求和延續,同時又不僅是一種畫風,是一種藝術精神的聯結。
這次展覽,宋玉麟表示不僅可以和大家交流藝術,更是通過名城藝術館向大家傳承藝術。收藏又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
宋玉麟的孫輩們獻花
為了表達對名城藝術館的感謝,也為了藝術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宋玉麟將自己精心繪制的一幅山水圖《秋山紅樹圖》,贈與名城藝術館。蘇州廣播電視總臺黨委書記、總臺長陸玉方接受宋玉麟作品的捐贈,并贈送收藏證書。
《秋山紅樹圖》是宋玉麟先生的代表作,代表宋玉麟繪畫的典型特征,山勢取法宋代范寬溪山行旅圖,雄偉壯闊,筆法細膩。氤氳的云氣增添了雄姿山嶺的氣魄,也增添了畫面的靈動,細紋水波泛泛,是宋玉麟山水特征,紅樹點睛,使畫面鮮活起來。此幅秋山紅樹圖細筆山水,有“宋”畫的文雅,也有“婁東畫派”的典型風格,也是“婁東一脈”的代表作品。
著名藝術家楊明義先生表示,宋玉麟的畫給人一種寧靜感,縱使再浮躁的心,看到這些畫也就安靜了。
這位正在看展的古稀的老人叫孫君良,是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原蘇州國畫院院長,著名國畫家。 他說,宋文治老先生筆下的太湖,充滿著詩情畫意,讓人看了如夢如醉,怎能不憶江南? 老先生一番感慨,久久不能平靜。
展 訊
婁東一脈——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畫作品展
主辦單位: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 江蘇省國畫院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 江蘇省美術館
承辦單位:蘇州市文廣新局 蘇州市文聯 中共太倉市委宣傳部 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
協辦單位:蘇州市美術家協會 蘇州國畫院 太倉市文廣新局 宋文治藝術館 江蘇銀行蘇州分行 蘇州名城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7年7月8日—2017年8月15日 展覽地點:蘇州名城藝術館(蘇州工業園區南施街現代傳媒廣場南側)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