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來源:江蘇省美術館 |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日期:2017年8月9日——9月7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一號廳 展覽入選: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 在江蘇省美術館的收藏中,明清繪畫作品頗豐。“借古以開今——館藏明清繪畫專題展”繼“山水篇”之后,現推出“人物花鳥篇”,首次專題展示了館藏明清人物畫、花鳥畫精品。舉辦藏品專題展,旨在讓美術館里的藏品活起來,為公眾所欣賞,并且突出展覽的學術主題,推進美術學之研究,從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為流傳、熠熠生輝。“借古以開今”乃清代畫家石濤所言。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古今學藝之精深,而又能參合造物之變化。本次展覽系統梳理了館藏明清名家名作,遴選出近40位畫家的70余幅作品,彰顯傳承有序的繪畫史發展脈絡。 館藏明清人物畫、花鳥畫名家眾多,涵蓋了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明代晚期的丁云鵬,清初的謝彬、“金陵八家”之吳宏,以及戴明說等,前期的高其佩與中期的“揚州八怪”之邊壽民、李鱓、黃慎、鄭燮、李方膺,以及張賜寧、諸昇等,晚清廣東畫家蘇六朋、居廉,“海上畫派”之王素、任熊、虛谷、趙之謙、蒲華、沙馥、錢慧安、任薰、任頤、吳昌碩、倪田,以及陳崇光等。諸多畫派名家的風格面貌精彩紛呈,更有名家精品,諸如任頤的《紫藤貍奴圖》、吳昌碩的《牡丹玉蘭圖》等,體現了江蘇省美術館對明清繪畫的傳世收藏。 江蘇省美術館充分利用本地域的美術資源優勢,以收藏江蘇地域為主、兼及其他地區的美術精品為特色,承擔對美術史特別是江蘇美術史收藏與研究的責任。本次展覽,江蘇與僑居江蘇的畫家近半數,兼及浙江、上海、安徽、廣東等其他地區畫家。“金陵八家”“揚州八怪”代表江蘇地域的風格流派;“海上畫派”中江蘇籍的有王素、沙馥、倪田,僑居江蘇的有虛谷;此外還有常熟之楊晉、黃鼎,丹陽之蔡嘉,僑居揚州之張賜寧,丹徒之周鎬,南京之司馬鐘,鹽城之周賁如,揚州之陳崇光等,他們共同代表江蘇地域畫家群體在畫史上的重要地位與突出貢獻。 明清繪畫發展興盛,從地域上來看,明末清初的南京人文薈萃、清代前期的揚州富甲天下,鴉片戰爭后上海、廣州開埠通商,一時間畫家云集,創作、購藏活動鼎盛。從題材上來看,花鳥畫大興,“揚州八怪”“海上畫派”畫家多以此為主;仕女畫、故事畫盛行,源自文人、民間傳統。從風格上來看,文人寫意畫成就卓著,各家各派發展成多種多樣的畫法形式,追求雅俗共賞的格調。作畫既是“一枝一葉總關情”,又是“畫梅乞米尋常事”;既突出畫家個性,又切合民眾需求,傳統文人畫充盈著新的創造活力。 傳統中國畫的寫意精神,是中華藝術獨特的人文內涵。人物畫求傳對象之神韻,花鳥畫求寫物象之生意。對文人寫意畫而言,在“神韻”與“生意”之中灌注了創作主體的情感與性靈。這種追求主體精神境界的審美意識,在明清達到了高峰,藝術表現手法更為豐富,筆法墨法更臻成熟。“借古以開今——館藏明清繪畫專題展(人物花鳥篇)”,以眾多名垂畫史的大師大家作品,昭示著代代積淀的筆墨法則、寫意精神,在綿延不斷的傳承中,呈現出風格多樣的時代創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