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來源:中國美協 |
10月17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2017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采風寫生作品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偉,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王瀾明,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官景輝,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董長軍,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周麗寧,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致公黨中央宣傳部部長范承玲,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兵,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紀連彬,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北京軍區保定軍分區原副司令員李金水,港澳臺美協主席蔡豪杰,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前院長、教授、臺灣師大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林章湖,文化部藝術司文美處副處長張苗苗等領導和嘉賓,中國國家畫院院委李寶林、楊力舟、江明賢、姜寶林等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在開幕式上表示,此次“一帶一路”采風寫生作品展是國家畫院自2014年啟動“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以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時值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國家畫院展示“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既是國家畫院響應“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學術成果呈現,亦是對十九大的獻禮。
徐里書記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致辭
書畫頻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會委員姜寶林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會委員江明賢致辭
中宣部原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官景輝宣布展覽開幕
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主持開幕式 徐里書記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首先對展覽的開幕致以熱烈的祝賀。他指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激發了畫家無限的創作靈感,“合作之路,文化先行”,國家畫院近年來認真貫徹“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組織畫家深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風寫生,通過采風、交流與展覽,強化藝術家對“一帶一路”精神的領悟,進一步弘揚“一帶一路”豐富的精神內涵,發揮學術引領作用。本次展覽既是其“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階段性成果的展示,又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前夕的獻禮之舉,也是中國國家畫院堅持以作品為立身之本,弘揚中國美術精神,推動中國美術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指向。
領導和嘉賓參觀展覽 展覽展出了該院100余位研究員參與“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采風寫生所作的速寫、水彩、水墨作品700余件,同時還展出了創作草圖、初稿、手稿以及在采風中拍攝的影像資料等,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公共藝術等多種藝術類型。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領導嘉賓和藝術家合影 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于2014年啟動,廣泛凝聚國內優秀美術創作研究力量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秀藝術家參與,通過采風寫生、舉辦草圖交流匯看、學術研討、美術展覽等,調動藝術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一帶一路”美術創作。 工程啟動4年來,中國國家畫院采用集體考察與“化整為零”結合的方式,組織了國家畫院的藝術家、理論家,分陸路、草原、海上、南方絲綢之路四條線路進行國內外考察和采風寫生。至今,“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的參與國家已達64個,參加該項目的藝術家足跡遍及絲綢之路國內全線及數十個沿途國家,學習并借鑒絲綢之路古代美術傳統和絲綢之路沿線物質文明考古發現,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為畫家進一步創作提供了學術參考,也為選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次展出的作品風格多樣、類型豐富,避免了“千人一面”的藝術創作弊病。這一展覽面貌得益于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視和對寫生采風活動的不懈堅持。 “寫生對美術家來說是終生的課題?!睏顣躁栒驹谝晃凰囆g實踐者的角度談道,“從學畫開始當作訓練基本功的方法,逐漸發展到在寫生過程中探索表現不同對象的手法,形成個人獨具特色的寫生風格,這是藝術家深入創作的基礎所在。中國國家畫院同仁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學習以及聯系毛主席在70年前的講話精神,在實踐的過程中才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體系。藝術家深入生活,表現人民,才能畫出與社會、與人民息息相關的作品,才可能由‘高原’邁向‘高峰’?!?/span> 此外,“2017中國國家畫院'一帶一路'采風寫生作品展研討會”同日召開。參展藝術家與理論家分享了近年來自身采風寫生的感受,并就此次展覽以及相關寫生、創作問題等展開探討。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11月6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