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1來源:中國美協 |
3月25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周年紀念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趙實,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原文化部部長蔡武,浙江省政府副省長成岳沖,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左中一,原文化部副部長丁偉,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院士潘云鶴,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馮遠,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主任熊遠明,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司司長孫若風,中國文聯辦公廳主任鄧光輝,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周麗寧,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韓子勇,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曾成鋼,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中國美協名譽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肖峰,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原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徐嘉木、毛雪非,老藝術家靳尚誼、詹建俊、邵大箴、全山石、趙宗藻、聞立鵬、張立辰、郭怡孮、杜滋齡、吳山明、唐小禾、楊力舟、劉曦林、卓鶴君、王冬齡、邱振中、沈金波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主持。
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為國立藝術院,1928年由蔡元培先生創立于杭州西子湖畔。新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學院始終堅守“人類靈魂雙重工程師”的精神使命,以藝術教育與創作的先鋒隊立身,以視覺文化高揚中國精神,以社會美育提升國民心性,以鄉土重建養護人民之根,贏得了全社會的矚目與贊譽。
此次展覽圍繞“中國藝術的先鋒之旅、美術教育的核心現場、學院精神的時代宣言”三條線索展開,匯聚出15個核心創作型教學案例,聚焦新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學院這個當代中國藝術教育的核心現場,總結中國美術學院在全球語境中,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歷史實踐。綜合展現國美的文化坐標、教育理念和藝術成就,探討中國特色美術教育的創生機制與動力機制,叩問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實踐路徑與發展路徑。 葛慧君、許江、吳為山、潘公凱在開幕式上致辭。
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致辭 葛慧君表示,中國美術學院創辦于浙江,影響輻射全球,滋潤著浙江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傾注著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視關心,也凝聚著國家有關部委的厚愛和支持。特別是200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專門組織召開省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學院的發展,提出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明確要求,為學院在新階段的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十多年來,中國美院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圍繞這一目標,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作為中國藝術發展的引領者,中國高等教育的拓荒者,藝術啟蒙社會的實踐者,中國美術學院本次展覽以校名為題,精彩呈現了學院90年的發展歷程,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美院,將以更加堅實的步伐,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為推進文化浙江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致辭 許江回顧了中國美術學院90年來的風雨歷程,四萬五千師生用九秩踐行,綴成中國藝術的先鋒之旅、美術教育的核心現場、學院精神的時代宣言,這樣三面獵獵飄揚的旗幟。將其中的頭一個詞拈出,即成“中國?美術?學院”,這正是本次大展的標題,也是其主題。大展用15個案例,采用現場的形質,創新視覺閱覽的方式,構建一個生機勃勃的藝術創造的場域,讓觀者以歷驗的方式行進在教學與創作的生發之地,共享今日藝術教育的創新意識和浩然之氣,共享國美之路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和東方理想。許江表示,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的風雨歷程,也同樣見證了屬于中國美術九十年變遷的歷史。這場紀念大展也是對中國美術學院“學術之門”的活生生的當代展示,希望這個大展能夠讓所有國美人,所有美術界的朋友以及各位觀眾共享國美之路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與東方理想。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致辭 吳為山在發言中指出,在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的歷史中,集中了一大批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藝術大家,誕生了一大批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貢獻了一批德藝雙馨的美術教育家,更開拓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美術教學道路??梢哉f,中國美術學院在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樹立了一面旗幟。
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致辭 潘公凱作為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他表示,“中國”“美術”“學院”三個關鍵詞,從三個層面集中體現了美院師生在90年歷程中的理想和夢想:一是愛國、救國、強國之夢,二是中國傳統美術和民族文化的復興之夢,三是創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之夢。在追尋這三個夢想的路途上,美院師生篳路藍縷、艱苦辦學、桃李天下、成就卓著。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主持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領導嘉賓 這場遍布中國美術館一層所有展廳的大展并未簡單直接地展示師生的創作成品,而是從學院教學研創的現狀出發,擷取和謀劃了15個案例,作為剖面中國美院當下教學的數個切片呈現在參觀者面前,以這些案例來揭示先鋒、現場和宣言的力量。展現中國美術學院的文化坐標、教育理念和藝術成就,探討中國特色美術教育的創生機制與動力機制,叩問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實踐路徑與發展路徑。 這15個案中,有獻給建院、西遷、共和國、改革開放幾代先賢名師的《國美春秋》四聯大型歷史油畫,也有《烽火藝程》大型紀念浮雕,有展示中國美術學院繪畫、書法創作的《天地繪心》《藝術家書》《含弘寫心》,也有再現教學最新現場的《我織我在》《本土營造》《天工開物》;有多年堅守社會美育的《鄉土學院》,也有鑄煉新媒體本土關懷的《溪山行旅》《人文影畫》《心印宇宙》,還有體現現代設計教育實況的《漢字無疆》《東方絲竹》,展望21世紀藝術教育的《無墻學院》??v一葉而知全竹,窺現場以展新貌。這個大型展覽采用現場的形質,創新視覺閱覽的方式,構建一個生機勃勃的藝術創造的場域,讓觀者以歷驗的方式行進在教學與創作的生發之地,共享今日藝術教育的創新意識和浩然之氣,共享國美之路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和東方理想。
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周年紀念展圍繞“中國”“美術”“學院”三個關鍵詞,顯揚著中國美術學院在革命歲月中,擔當先鋒,理想不輟,讓戰火硝煙的大地成就漂泊的無盡課堂,讓危亡的中國在這里存持天地文心、生民新命,如是艱苦卓絕、使命卓絕,無愧中國藝術的先鋒之旅。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后,強調基礎與理論建設,重視學以致用的學風培養,又醞釀美術教育的開放性結構,催生自我覺醒、自我組織的先鋒力量,鑄煉充滿改革和實驗理想的重要現場,讓中國的美術教育從這里持續地得以補益,煅造風神,開拓特色鮮明、內涵豐滿的國美之路,如是視野迅疾、改革迅疾,無愧美術教育的核心現場。
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堅定文化自信,高揚“建設世界一流特色大學”的理想,承綿綿學脈以勵志,主芃芃宣言而弘毅,集一代精英之熱血,發五大國美模式創新高,建設代表了中國視覺文化學科建設高度,充分展現全球性藝術學院的發展理想。如是理想閎闊、精神閎闊,無愧學院精神的當代宣言。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8日,由百余位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參與編輯的《國美之路大典》同時首發。 轉自:中國美術學院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