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6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作者介紹 ![]() 蕭和:1948年11月生于山東青島,祖籍江蘇揚州,現居南京市。擅長中國人物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多種畫展,曾在香港、臺灣、澳門、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眾多畫冊、刊物發表,并為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及美術館收藏,出版有《中國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蕭和畫集》《世紀畫壇菁英—蕭和》等專著。曾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并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做過專題訪談,作為海協會大陸書畫家代表團成員兩次訪問臺灣?,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術委員會顧問,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 部分作品欣賞 蕭和他擅長中國人物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多種畫展,曾在香港、臺灣、澳門、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曾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并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做過專題訪談。 “在當代國畫人物創作中,東與西的碰撞,古與今的沖突尤其顯得突出。如何融西入中,融古如今,是當代人物畫家不可回避的課題。”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徐里說,“在當代人物畫家中,蕭和是一位不斷探索和自我革新的畫家。他筆下所描繪的豐富世界,既體現出深厚的傳統功底,又打通了古與今、中與西的壁壘,為觀者呈現了一個秀逸俊雅的藝術世界”。 蕭和的人物畫題材廣泛。既有表現兒童游戲的童趣系列,亦有描繪佛陀高僧的佛教系列;既有以青花為主題的青花系列,也有描繪民國風情的民國系列,還有以古代仕女、文人為內容的古風系列。在這幾大系列創作中,盡管造型不同,色調各異,但筆墨語言和色彩格調是一脈相承的。 在《童趣》系列中,蕭和借鑒了唐宋嬰戲繪畫傳統,著重表現兒童的天真爛漫,描繪了民間曾十分興盛的兒童游戲。畫家用剛硬流利的線條勾勒出兒童活潑好動的特性,以鮮明的色彩賦予畫面明快清雅的格調。在蕭和嚴謹工麗的畫面中,這些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題材,卻煥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光彩,在令人莞爾之余,又似乎讓人感受到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 ![]() ![]() ![]() ![]() 蕭和在佛教系列題材中,充分汲取了宋人院體畫的優點,有“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周密不茍”的特征。面對獼猴靜坐的高僧,飄搖而下的飛天,雍容大度的孔雀明王,端坐象背的菩薩,沉思冥想的陀羅,無不散發出漢傳佛教的莊嚴輝煌。作于辛卯中秋的《菩薩騎象圖》,菩薩面如滿月,身披袈裟,偏袒右肩,首戴天冠,身披瓔珞,衣曳飄帶,服飾華美莊嚴。為表現出這種莊嚴之美,畫家以干凈利落的用筆,單純妍雅的色彩,和單純簡樸的背景,營構出充滿安詳、靜穆、崇高的空間,令人觀來肅然起敬。 ![]() ![]() ![]() ![]() ![]() 《青花》系列作品多以女子和青花瓷器為內容,色調也以青和藍為主。在這一系列中,蕭和深厚的線描功夫畢現,他將釘頭鼠尾描與高古游絲描混融一體,形成流暢微妙、婉約繁密的藝術特征。在《青花》《暗香》《青花之濫觴》等作品,均將青年女子的曼妙可愛與“天青色等煙雨”的青花瓷色組合在一個畫面上,令人賞心悅目。清新畫面的背后,也闡述著蕭和關于中國文化的思考。 ![]() 在他看來,青花是中國人的一種特定審美,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情結,是中國精神的最直接體現。畫面題材的轉變,也呈現出蕭和關于人文青花到絲路青花的思考,以及青花對于西方審美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蕭和是一位擅于思考的畫家,甚或是一位學者型畫家。 ![]() 《民國》系列與《古風》系列,都是以傳統中國文人雅士的生活為內容的。在筆墨語言上,這類作品在工細的基礎上,摻雜入寫意性的調性??傮w而言,前者的《民國》系列還帶有自然主義的色彩,以風情為主。而后者則以歷史人物的軼事為題材,更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懷?!稏|山弈局》中,謝安的泰然自若與喜不自禁的客人形成有趣的反差,在古典主義的山石背景中,本應顯得刀光劍影的博弈變得溫婉文靜了。這與其說是魏晉風度的表現,不如說是畫家內心情懷的流淌。 ![]() ![]() ![]() ![]() ![]() ![]() “蕭和是一位畫家,但更是一位傳統的文人,他筆下的歷史人物、兒童、女子,以及樹石、青瓷,無不在向觀眾講述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徐里認為,蕭和不僅是一位藝術的創造者,還是一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者和傳播者。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