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來源: |
戊戌孟冬,暖陽高照。云龍湖畔,故紙留香。11月16日—18日,中國(徐州)首屆古籍文獻交流展暨藏書文化高峰論壇即將在徐州藝術館隆重舉辦。此項文化盛舉,將全國眾多古籍文獻專家學者及收藏家愛好者的目光聚焦到徐州。 徐州是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26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漢文化在此發端發祥。這里不僅是龍吟虎嘯的帝王之鄉,也是人文薈萃的書香之城。劉向、劉歆、劉安、劉義慶、劉知幾、李煜、張竹坡、張伯英、蕭一山等鄉賢名士著書立說,開宗立派,領異標新,澤被后世。尤其劉向、劉歆父子以《別錄》《七略》奠定了中國目錄學、中國圖書館學的根基。當代徐州籍著名學者,原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董治安,著有力作《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歷時13年,主編出版了煌煌36冊的《兩漢全書》。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上,徐州人殫精竭慮,成績斐然。 古籍文獻是記錄悠久歷史,傳承燦爛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徐州歷代先賢演繹了著書、刻書、藏書的人文佳話。但因多次兵焚水患,古籍文獻損失巨大。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公藏機構和民間人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依然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如徐州圖書館的宋版《四書章句集注》和清雍正年間的銅活字版《古今圖書集成》。與魯迅“時節問答”的時有恒先生收藏的古籍文獻和現代文學書刊,堪稱一絕。公宬私藏,珠玉紛陳。 首次活動就高規模、全方位,不僅有接地氣的古籍文獻交流展,還有高大上的藏書文化高峰論壇;不僅有見證革命歷史的紅色文化紙品交流會,還有調節趣味的古籍文獻書畫專場拍賣會。 交流展上,有孔夫子舊書網、藏書報、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委員會等“大咖”機構加持,國內200余位古籍文獻收藏家攜寶亮相,這場活動注定會異常精彩;高峰論壇上邀請了國內知名古籍研究學者、收藏家研討中國藏書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為古籍研究者與收藏家搭建交流平臺,開辟古籍收藏與研究新路徑;紅色文化紙品交流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色文化紙品收藏家300余人參展,交流展出紅色文獻、錢幣票證、契約文書、照片證書、檔案史料、書報刊等,將有數量不菲的與徐州有關的抗日戰爭、淮海戰役文獻亮相徐州;文獻書畫專場拍賣會上,江蘇兩漢拍賣有限公司為專家和各地收藏愛好者提供700多件古籍文獻和近現代書畫,其中有大量精品、珍品首次上拍。 交流切磋,臻于化境。那些“養在深閨人未知”的縹緗蕓帙,藝術盛殿,一展芳容。讓更多讀者了解、親近神秘莫測的古籍文獻,領略、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歷史沒有遠去,借助古籍文獻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藏書之人,大多是愛讀書之人,他們“為求知而讀,為研究而讀,為尋找生命之意而讀”,他們也希望更多的人成為閱讀者。所以,當活動組委會為推廣“全民閱讀”號召大家捐書時,絕大部分藏家都積極參與進來。目前已經收到捐書1000余冊。11月16日—18日市民朋友們來逛展的時候只要填寫一份活動調查表,就可以挑一本自己喜歡的圖書免費帶回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