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來源:中國畫 |
張廣才老師“中國人物畫”主題講座現場 正值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舉辦第十六屆藝術節之際,為深入推進美的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促進高品質校園文化的內涵發展,弘揚傳承民族優秀書畫藝術,12月21日下午,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和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決定聯合開展“中國書畫藝術名家進校園”活動。 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原院長,國際蘇教版小學教材插圖作者張廣才教授為400多名高一、高二學生帶來一場以“中國人物畫”為主題的精彩講座;同時也為國際部設計專業的同學帶來了一堂難忘的美術課。 20多年來,張廣才教授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創作了插圖作品1000余幅。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平均每年向全國發行上千萬冊,得到了小讀者們的由衷歡迎與喜愛。 張廣才教授的中國畫作品別具一格,他特別擅長大膽使用各種明快的色彩,與傳統中國畫的風格有較大差異。 他認為,現代水墨畫不能沒完沒了地重復古人,要參與國際對話就要探尋各種表現形式,大眾創造出的都市文化應該成為當代中國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 他試圖以自由的構圖、簡約的造型、傳統的筆墨、明艷的色彩,尋求一種元氣淋漓、熱情明朗的時尚風格的時代背景和學術背景,在不背離傳統、不脫離生活的前提下,使中國水墨畫走向現代化的新模式。 在國際部,他還為設計專業的同學們上了一節國畫課。他親自示范,當場作畫,還現場指導學生們作畫,為他們的作品一一點評,提出改進意見。 同學們紛紛表示,張廣才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直觀形象、生動有趣,使大家增加了學習中國畫的興趣和信心,感受到了民族藝術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南外仙林分校中學部教導處郝筱雯主任表示,此次“藝術名家進校園”活動,讓同學們在校園內與名家名師零距離接觸,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提供了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的機會,有利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人生目標。 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表示,學會的藝術名家張廣才為同學們講座、現場示范,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今后我們將繼續把這項公益活動做好,請更多的藝術名家走進校園。” 中國書畫藝術名家進校園 認識傳統·中國畫的審美特征是“意象性” 張教授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帶領同學們欣賞了各個朝代著名的國畫代表作,有《洛神賦》、《清明上河圖》等,尤其詳細介紹了“謝赫六法”的具體含義,讓同學們對中國傳統國畫有了更生動、更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中國畫的特點,首先是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所使用的筆、墨、紙、硯、色等傳統工具材料,經過數代人的努力,不斷改進完善,已達到高度的和諧完美的程度。 在藝術觀念上,中國畫不以模擬一時一地的真實作為藝術標準,而是強調“書法入畫”的抒情寫意,在造型上追求 “似與不似”,“以形寫神”。 傳統中國畫熔詩、書、畫、印為一爐,是其它繪畫所絕無僅有的;此外,中國畫獨特的裝裱方式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大膽創新 要參與國際對話就要探尋各種表現形式 在介紹了中國畫的傳統風格之后,張教授還展示了他的個人作品,特別是由他本人繪制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插圖,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