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來源:中國畫 |
2018年3月21日,農歷己亥年(豬年)二月十五,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春分日,同日在世界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納 斯達克大屏幕推出了“中國書畫名家閻揆、毛曉劍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展播——春分”,把中國“二十四節氣”通過書畫名家的畫筆藝術展現,以高雅而又新穎的形式給世界各地的游客一份新春文化風景線。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活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不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高超智慧和卓越創造力,其所關系的豐富節俗和藝術活動亦折射出中國人的深厚人文情懷。春分時晝夜平分,于春季的中點,春分位于春天九十天的中間點。春分之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將正式進入 春暖花開 、春風三月的季節,萬物開始生長。諺語稱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
此次大屏展播的藝術家閻揆、毛曉劍兩位的書法和國畫作品《春分》,閻揆的書法作品大氣奔放,渾厚華滋,毛曉劍的國畫山水蒼潤空靈,生機盎然,兩位藝術家書畫作品合璧,充分展現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給來自世界各地游客展示了一道亮麗的中國藝術風景線。
此次活動策劃人高強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們把古人先賢創造的優秀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傳播好是每個人的責任。 書法家閻揆專門為“春分”賦詞一首:“挖薺菜,放紙鳶;至味是清歡;踏青插柳醉春煙。夜猶長,晝不短;良辰美景伴;花開花落皆堪玩。伏案頭,書大千;數似水流年;往事如煙漸悠遠。心不老,身還??;人生雖逾半 ;歸來依舊好少年。” 《春分》 作者:閻揆 此次活動策劃人、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介紹,此次納斯達克大屏幕展播是繼2月4日推出孫克、龔文楨“立春”,2月19日推出言恭達、周矩敏“雨水”,3月6日推出楊曉陽、趙治平“驚蟄”后的又一次展播。隨后“清明”將推出管峻和畢寶祥的書畫作品。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表示,藝術創作要以人為本,源于傳統、源于生活,貼進時代,既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又讓海內外大眾喜愛。我會擬全年在世界十字路口之謂的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推出“中國書畫名家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系列展播,將邀請國內優秀的24位書法家和24位國畫家,用藝術家們的畫筆把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國粹藝術,展示給世界各地的人們,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共享中華藝術。 《春分》 作者:毛曉劍 此次活動由中國畫學會學術支持,紐約華美人文學會、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江蘇省中國畫學會主辦,亞太第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美國創研中心、美國金盞花文化藝術中心承辦。
閻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外聯部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
毛曉劍,1970年生于江蘇,祖籍江蘇常熟。1993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壁畫專業獲文學學士,2008年獲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藝術碩士。現為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畫刊》雜志社社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山水畫藝委會委員,中國壁畫學會理事,四川美院客座教授。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它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月4日,紐約納斯達克大屏幕推出孫克、龔文楨筆下的“立春”
2月19日,紐約納斯達克大屏幕推出言恭達、周矩敏筆下的“雨水”
3月6日,紐約納斯達克大屏幕推出楊曉陽、趙治平筆下的“驚蟄”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