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來源: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
展覽日期:2019.3.8-3.24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4號展廳 大沉香 REMNANTS OF FRAGRANCE 黃鳴HUANG MING 2019.3.8-3.24 開幕時間:2019年3月16日 下午3:00 Opening Ceremony:2019.03.16 3:00PM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4號展廳 Location:Hall 4,Art Museu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藝術顧問:靳尚誼 Advisor:Jin Shangyi 學術主持:劉偉冬 Academic Host:Liu Weidong 策展人:鄭聞 Curator:Zheng Wen 主辦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Organizer: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承辦單位: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Co-Organizers:AMNUA, School of Fine Arts a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展覽統籌:曲俊 王亞敏 Exhibition Coordinators:Qu Jun,Wang Yamin 平面設計:張鑫 黃楚梵 Graphic Designers:Zhang Xin,Huang Chufan 前言 我和黃鳴相識是一種偶然,卻也是一種必然。在來南京藝術學院工作前黃鳴就已經是一位功成名就的畫家,在中國油畫界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在這之前我對他的卓越成就一無所知,一方面說明我孤陋寡聞,如同井底之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畫界的江湖太大,“英雄”輩出,加上黃鳴格外的低調,安靜的畫畫,理性的思考,成為泥沙翻滾中沉淀的金子,不作專門的挖掘,的確很難關注到他。記得兩年前,新權教授向我鄭重地推薦了他,說黃鳴愿意來南藝工作。看過他的作品的照片后我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黃鳴是屬于典型的實力派畫家,以靜物創作為主線,他的《大沉香》曾榮獲了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中的油畫銀獎。當然,我并不是因為他的獲獎而印象深刻,沒有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會為獲獎去創作,而是他的作品本身打動了我。我的確認識到南藝的油畫教學和油畫創作在“逸筆草草”的江南意象中同樣也需要理性堅實的筆觸來作一些支點,而黃鳴就是能夠建構這些支點的畫家和教師。我甚至樂觀地認為南藝油畫的教師隊伍因為黃鳴的加盟而變得實力強大,在新生代教師中,毛焰的肖像,新權的風景,黃鳴的靜物足以代表藝術高校油畫教師的最高水平,形成鼎足之勢。 沉香之三 布面油畫 122cmx60cmx2 2013年 黃鳴油畫創作的軌跡來看,他的主題幾乎沒有離開過靜物,而靜物往往處于油畫創作的邊緣地帶,甚至排在風景之后,是一些所謂“被忽視的事物”。那么,問題來了。幾十年來,黃鳴為什么會在這個邊緣地帶以一種修煉的創作姿態去塑造這些“被忽視的事物”,他的動力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其實,這個問題有時候連畫家自己都難以回答。當然,現代的批評家和藝術史家也許會有別樣的解讀,他們認為這些“被忽視的事物”往往會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甚至認為卡拉瓦喬和塞尚的靜物能夠重寫繪畫史。事實上,這些文化的、歷史的、宗教的解讀并沒有過錯,繪畫史上的許多靜物畫的確承載著許多背后的故事和歷史的信息,至少在十九世紀以前是這樣的。但在我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故事和信息也在逐漸的消解,靜物畫變得不那么負重,變得更加純粹,更加趨向于審美,莫蘭迪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我并不想割裂物象與意義之間的勾連,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在很多繪畫中是無處不在的,但它們當中的許多所代表的是個人的史詩,個人的精神史,我強調這些是想對繪畫作品在文化意義上的過度解讀持一種警惕的態度。對現代藝術家而言,有時候視覺印象或審美趣味往往會成為他們選擇的第一動力,其切入口不是文化或觀念,而是語言和方法。從黃鳴的畫面上不難看出有這樣一條變化軌跡,空間的處理從相對的俯視越來越趨于絕對的平視,透視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平面化,甚至抽象化,這一點與莫蘭迪非常相似。但莫蘭迪把他的靜物描繪得如此概括簡約,不僅在造型上,同時也在色彩上表現得如此的返璞歸真,甚至能讓我們從其中解讀出無限的禪意來。喜歡莫蘭迪是可以的,但要重復他只有死路一條。很多藝術大師就是這樣,在創造出一種風格的同時,也終結了一條道路,莫蘭迪是這樣,畢加索也是這樣。于是,黃鳴自己的策略出爐了:你求簡,我趨繁;你弄虛,我做實。這樣,在語言和方法上雖有云泥之別,但精神卻在同一個尺度,就像后印象主義對印象主義的批評和修正最初也是從技術入手的那樣,塞尚就曾批評印象主義的繪畫缺少結構感和秩序感,有時候藝術史的書寫就是那么簡單。因此,在我看來,黃鳴的油畫創作就像在推演一道數學題,他試圖用最繁復的運算求得最為簡約的得數,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那個最終得數1+1那樣,目標簡潔明確,過程卻無以復加。黃鳴試圖在圖式和空間上做著減法,力圖使畫面更加簡潔,這符合他的審美價值和審美追求。在語言上他做著加法,不斷加強語言的厚度,力度和持久性,這也最能彰顯他的能力和自信。他也是用這種方法把自己作品的時間刻度從現在時回溯到了過去時。如果說他的《棋圣》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現實陽光的溫度,那么他的《大沉香》就已經走進了歷史的深處。 棋圣 布面油畫 96×103cm 1999年 草席是黃鳴繪畫中的一個重要母題,它不僅成為一個“規定物象”,幾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從未缺席,而且也成為他的作品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究竟承載著什么樣的意義和信息,有很多批評家對它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你可以說它卑微、平俗、逆襲,或者是經驗和記憶的凝結,我不反對圖像在文化意義上的闡釋,但我認為草席之于黃鳴更多的還是出于技術上的考量。很多時候總是先有語言、技術和形式,然后才會有經驗、信息和意義的附會。黃鳴的草席,那些看似單調、統一、重復的描摹其實正暗合了黃鳴的心性、功底和耐力,這也是他無人可比的優勢所在。因此,黃鳴的超寫實的方法在別人看來也許是一種“愚蠢的奮斗”,但對他卻是智慧的選擇。在這個意義上,他打開了一扇門,卻也永久地關上了一扇門。 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劉偉冬 2018年7月30日寫于黃瓜園 部分作品欣賞 海鷗 布面油畫 104cmx96cm 1997 梁祝 布面油畫 122×60cm 2006年 歲月之一 布面油畫 122×60cm×3 2006年 有打字機的靜物 布面油畫 122×50cm 2008年 藝術家介紹 黃鳴 1963年生于湖北黃石。 1983年畢業于湖北黃石工藝美術學校。 2007年—2008年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浙江油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主要作品參展與獲獎 1990年獲“首屆中國油畫精品大賽”銅獎(杭州) 2009年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北京) 2010年參加“研究與超越—中國小幅油畫展” (北京) 2010年參加“油畫藝術與當代社會—中國油畫展” (北京) 2011年參加“回顧與展望湖北油畫藝術展”(武漢) 2011年獲“藝術家眼中的中國—中國油畫藝術展”佳作獎 (深圳) 2011年參加吾土吾民油畫系列展“人文江南——油畫邀請展”(杭州) 2012年參加“可見之詩—第二屆中國油畫寫生展”(北京) 2012年參加“2012中國油畫藝術展”(倫敦) 2013年參加“繪畫的品格—中國當代油畫展”(北京) 2013-2014年參加“中華意蘊—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展暨中國油畫百年回望”全國巡展 2014年獲“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油畫銀獎) (北京) 2015年參加“江南如畫—中國油畫展” (蘇州) 2015年參加“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北京) 2016年參加“中華意蘊—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展暨中國油畫百年回望”國際巡展(法國站)(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2016年參加“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第二區段)‘真像--當代中國寫實油畫的新發展研究展'” 2017年參加“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蘇州) 獲“顏文樑藝術獎”,作品被蘇州美術館收藏 2018年參加“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國內匯報展” 2018年參加“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意大利) 2018年參加“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進京展”(北京)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