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來源:交匯點 |
大幕拉開,舞臺上的巴赫小提琴鳴奏曲緩緩流瀉,滄桑而又悲涼,直擊人們的靈魂。3月7日晚,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大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的的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亮相,演出結束后,現場觀眾熱淚盈眶,掌聲潮涌。 ![]()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漫長的黑夜降臨。舞臺上,刺耳的警報聲響徹云霄,驚慌失措的人們,擁擠在一起,他們驚恐、吶喊,多段緊密相連的合唱把人們的心中的緊張和恐懼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最艱難的日子里,拉貝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救助了很多中國人,而拉貝在大屠殺中的日記,也成為記錄戰爭暴行的鐵證。最終,烏云散去,古老城市迎來美好曙光。人們永遠感謝這些國際友人,因為他們在這場浩劫的廢墟上,見證歷史的真實,實現人性的升華,召喚良知的勝利。 ![]() 歌劇《拉貝日記》自誕生起便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2019年,在首演版基礎上精心制作了“巡演版”,作曲、導演、舞美、服裝等領域進行全新創排,再次集結眾多國內外藝術名家薈萃合力。著名作曲家唐建平對樂曲進行進一步優化,體現出《拉貝日記》的“大歌劇感”,他表示要“用藝術作品捍衛人性莊嚴”。而歌劇編劇——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教師、知名劇作家周可表示:“以拉貝為代表的安全區委員會成員們表現出人性中的善良與正直,這種純粹的、非功利的愛的力量,正是人性中最最閃光的部分?!?/p> ![]() 上海東方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著名指揮家許忠則表示:“作品的內涵、聲音與思想意義都要把握在一起,才能實現指揮的高度,我們要讓世界聆聽拉貝的聲音。” ![]() 導演此次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的是旅美南京籍優秀青年歌劇導演,現任美國芝加哥歌劇院和休斯頓歌劇院駐院導演的周沫。她基于現實主義故事框架基礎,用象征寫意風格講述“人的故事”:“創作重點是國際友人拉貝、魏特琳、馬吉等對中國‘人’的尊重和愛?!弊鳛槟暇┏錾砷L、后來又在美國展開歌劇導演事業的她,也希望本劇能夠幫助國內外觀眾了解那段慘痛歷史:“20歲出國,我發現這段歷史不被西方所了解,我這十年就一直想找一個合適的視角將這段歷史帶給不了解真相的人。十年辛苦不尋常,但這十年練的每一分功,都是為了今天,這次我把十年的‘功’都放在劇里面了?!?/p> ![]() 此次舞臺美術設計較之前也有了全新的變化。舞美設計師王晶認為城墻是南京的重要標識,一段斷裂為三塊并不斷變換組合的城墻,將舞臺有機地構成了意味深長、豐富多元的象征情境?!俺菈κ橇哦家倭⒅两竦奈幕?。如果把它當成是一個生命個體的話,那么它見證了所有一切的發生?!?/p> ![]() 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自創排開始,便引發社會重視,當代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女士專為演出海報封面題字。而本劇在江蘇大劇院歌的成功亮相,更引發了觀眾的熱烈反響?!爱斨袊剀婞S上校和拉貝,從戰爭觀點的爭論到最終共唱并祈禱‘愿上蒼之手佑護南京’時,淚水一下就上來了,怎么都壓不住?!庇心贻p觀眾王同學說:“面對劫難,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兩個人,應對的方式是很不同的,軍人慷慨激昂不畏死亡,拉貝為保護生命謹慎小心,看起來是沖突的。但當二人最后唱出心聲時,才發現原來他們追求的終極目的是一樣的。護佑南京的也許未必是上蒼之手,但一定是守土軍人和拉貝等國際友人對這個城市和民眾誓死守護的愛?!?/p> ![]() 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的成功亮相,為該劇即將開始的巡演,打下了良好基礎。四月,該劇將在國家大劇院亮相。 交匯點記者 王慧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