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來源:交匯點 |
![]() ![]() 金陵琴派傳承人謝坤芳演奏中 音樂會由郭平一曲《憶故人》開場,寧靜深邃的曲調、纏綿思友的情感,讓人感受到他深摯超邁的琴風。身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的郭平曾跟隨南京已故著名琴家成公亮先生習琴多年,加上自身傳統文化修養深厚,他獨樹一幟的文人琴風深深浸潤著聽眾心靈。緊接著,呂建福、謝坤芳、劉甦、年孝天、葛勇、劉云揚、王震、李學翠、郭思淼、梅士軍、劉善教諸位琴家紛紛登臺獻藝,《石上流泉》的泉石之妙、《猿鶴雙清》的縹緲逍遙、《圯橋進履》的淡宕飄灑,在他們的操縵下,各顯神韻。琴家中既有古琴非遺傳承人,又有文人琴家,雖然身份不同、琴風各異,但對古琴藝術的熱愛以及共同傳承金陵琴派的使命讓他們聚在一起,切磋交流。音樂會以桂世民《陽關三疊》曲終告別,觀眾仍沉浸天籟之中不愿離去。 ![]() 施小美講座中 音樂周期間帶來兩場關于古琴的講座。2月23日晚,施小美、謝坤芳、葉少俊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開講《問世間“琴”為何物?》,分享了古琴形制、琴譜、琴歌、古琴美學諸多知識。施小美特別提到金陵琴派已故琴家劉正春堅持有教無類的主張,不分男女、年齡、職業,只要想學琴的人他都愿意免費教學?!案赣H生前條件其實很艱苦,但他教學從不收學費,對于遠道而來的學生,他甚至留在家中吃飯?!眲⒄褐?、金陵琴派傳承人劉甦動情說道。 ![]() 葉少俊彈琴 2月24日下午,南京藝術學院劉承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郭平教授、青年作家郭曉娟三人對談《金陵琴史雜談》。南京琴事早在東漢即已開展,據傳蔡邕曾到南京清溪探幽覽勝,譜寫成琴曲《游春》《綠水》《幽居》《坐愁》《秋思》(合稱《蔡氏五曲》),這是現存最早見于記述的古琴曲之一。東晉戴逵也擅彈琴,他更有名的是被記錄進《世說新語》,作為“雪夜訪戴”的主人公之一,成為六朝風流的代表。劉承華講起這個典故,郭平則饒有興致地把該段文字一字不落背誦出來。南京琴事明清以后又興盛起來,其中特別值得書寫的是琴人莊臻鳳,他把琴藝傳授給東皋禪師,而東皋禪師東渡日本,也把琴學傳了過去。東皋禪師是鑒真之后對日本產生重要文化影響的又一人物,“可以說金陵琴派成為溝通中日古琴交流的樞紐”。 ![]() 音樂廳現場 自從古琴2003年被列為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上了這門傳統藝術。去年南京首屆古琴藝術金陵音樂周的成功舉辦,成功推廣了金陵琴派這張名片。南京市文化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南京學習古琴的人大概有兩三千人,這項世界級非遺的傳承正顯示出欣欣向榮的一面。 此外,從2月27日至3月3日,還有李學翠師生專場、金陵琴社專場 、郭平、郭思淼父子古琴獨奏音樂、桂世民師生專場四場專場古琴音樂會依次上演,屆時市民聽眾可前往一飽耳福。 特約撰稿 楊 鋮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