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2來源:交匯點 |
![]() 江蘇新興青年“匠人匠心”公益巡展7日在江蘇省文化館啟動,共展出40位青年的80件作品,門類包涵刺繡、紫砂、核雕、金銀作、木雕、漆器等諸多非遺門類,其中不乏瀕危品種。 ![]() 展覽中最新創作的是油畫+刺繡的混搭作品《逆行》,它表現的是面對熊熊烈火,一個消防員堅定走向火場的堅定背影,消防背上隱約可見“四川消防”字樣,作品用一種創新的藝術形式向撲救涼山森林火災的英雄消防員致敬。 ![]() 《知書達理》是青年工藝師史志曄和潘虹件的木雕作品,使用了珍貴的小葉紫檀。利用諧音表現吉祥寓意是傳統工藝的常用手法,作品就表現兩只知了落在書本上的瞬間。工藝師利用樹干天然的弧度將之切割、打磨成一本打開的書,兩只知了靜靜地趴在書本上,營造出一派寧靜雅致的氛圍,小葉紫檀的牛毛紋理則使蟬翼更顯鏤透?!半m然這件作品的用料和做工都很花成本,但是我們仍然要把它捐出來,參加‘匠人匠心’的義拍,”史志曄告訴記者。 ![]() 大漆剔犀“福祿壽”筆筒的作者“90后”盛驍濤是位曾留學北歐的海歸,因為熱愛從4年前正式拜師學習漆器剔犀工藝,他告訴記者,做這樣一只筆筒接近一年時間,每天在木胎上刷一層黑色或紅色的大漆,最后再雕刻出福祿壽傳統花紋,漆層斷面黑紅相間,有種古樸而沉著的美?!澳憧疵繉蛹t色的漆層都細如發絲,但即使這么薄,制作時也要刷二三十遍漆,”他告訴記者,目前全省制作剔犀漆器的人屈指可數,保護和傳承任務非常緊迫。 ![]() 同樣面臨困境的還有常州牙刻技藝。因為象牙交易被禁止,全行業只能從西伯利亞進口遠古猛瑪象的象牙作原料,工藝師們紛紛轉行,從業群體大量萎縮。常州工藝師蕭晨凱繼承了父親的牙刻技藝,他展出的牙刻作品是擺件《和暢》,表現是一位清瘦的羅漢坐在山石上,滿面平和慈悲,白牙的象牙與黑色線條對比強烈。他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年青非遺工藝師在傳承的基礎上探索生活美學,他的另一件作品“呈雅腕表”就是用牙刻荷花翠鳥作為表盤,用“中國風”非遺提升生活品質。 ![]() 包括“匠人匠心”非遺展在內的江蘇新興青年公益巡展由團省委、省文旅廳、省文聯主辦,“蘇青S+”新興青年群體聯盟、省文化館、省文化記者協會、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承辦,系列活動還包括美術、雕塑、書法等展品,以及“我和我的祖國”青年歌唱大賽和網絡文學發布、青年電影人作品展演及舞蹈秀等眾多活動,巡展將通過網絡渠道開展公益拍賣,籌集到的部分善款將用于關愛“事實孤兒”群體。 ![]() ![]() ![]() ![]() ![]() 交匯點記者 王宏偉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