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來源: |
7月19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市高新區管委會承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支持的“錦繡中華——江蘇刺繡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6號廳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文,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央編辦原副主任、中國輕工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委員會主任張崇和,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王建,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省民協主席陳國歡,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陶小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駐會副會長王志杰,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馬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工藝美術系主任洪興宇,中國民協辦公室主任劉慧,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張丹,蘇州市委宣傳部副調員高平,蘇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邢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民協副主席姚建萍,以及部分參展的刺繡藝術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新生代藝術家,高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近百人參加了開幕式。邱運華、王建、安遠遠致辭,姚建萍作為藝術家代表發言。陳建文宣布開幕。開幕式由陳國歡主持。 邱運華在致辭中表示,蘇繡作為中國刺繡百花園中的奇葩,發展到現在,從民間登上中國最高藝術殿堂,充分體現了蘇繡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有堅定的文化自信。今天的刺繡藝術展,就是刺繡藝術界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現。希望這次展覽試一次開端,是未來蘇繡、湘繡、粵秀、蜀繡和更多民間刺繡和民間文藝精品巨作向全國人民展示的開端。 邱運華致辭 王建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既是一次當代江蘇刺繡藝術精品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國刺繡文化相互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是廣大刺繡藝術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通過這次展覽,希望江蘇的刺繡藝術家要充分借助中國美術館這個高端平臺,虛心向專家學者求教、不斷吸取藝術養分、進一步拓寬藝術視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充分挖掘歷史文化深厚內涵,努力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王建致辭 安遠遠說,三代刺繡人的努力與汗水,呈現出一個錦繡中華精品展,讓觀眾看到百工之巧,百工之精,百工之美。中國美術館是國家最高藝術殿堂,在這里,留下了中國最美的精神文化遺產,這種精神文化,任何人,無關年齡,都能收到感染。希望藝術家在大國的時代,有大國的心胸,能給人民帶來更多的藝術精品! 安遠遠致辭 作為藝術家代表,姚建萍在發言中回憶了她四年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情景和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的不同心情。此次展覽更多的是中國刺繡行業的整體展示,并得到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以及眾多藝術家的支持,這對中國刺繡界是極大的鼓舞和振奮,刺繡藝術家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中國刺繡領域精耕細作,創作更好更美的作品,弘揚中國文化。 姚建萍發言 現場,安遠遠向姚建萍頒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作品《錦繡河山》收藏證書。 安遠遠向姚建萍頒發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作品《錦繡河山》收藏證書 本次展覽共征集作品200余件,經專家委員會初評、復評,有近60件作品入選,為全國人民奉上這場精彩紛呈的刺繡文化盛宴。 本次展覽以江蘇刺繡為主,匯集了江蘇省內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大師以及一批開始嶄露頭角的刺繡新生代的精品力作,展覽還特別邀請了郝淑萍、陳水琴、李艷、康惠芳等蜀繡、杭繡、湘繡、粵繡等領域的代表性藝術家,集當代刺繡之精華,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刺繡的基本風貌。 展覽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刺繡發展的時間脈絡進行梳理,李娥英、徐紹清、顧文霞、任嘒閒、周巽先等老一輩蘇繡界泰斗的存世珍品闡述著刺繡文化的輝煌和刺繡技藝的卓絕;趙紅育、呂存、姚建萍、鄒英姿等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展示了當代刺繡藝術的主題性和時代性;姚蘭、李文博等名校畢業的學院派新生代,以及吳昊僖、吳澄、姚卓等今年在國家級和省級賽事獲得金獎的新生代,他們的作品展現了當代刺繡的創意、創新與活力。 本次展覽的三大亮點:首先,展覽涵蓋了江蘇地區所有刺繡門類,匯集了湘繡、粵繡、蜀繡、杭繡等全國各大繡種的代表作,參展藝術家也包括了新中國成立至今的老中青三代刺繡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其次,主題作品之一——由四大名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李艷、康惠芳、郝淑萍四位大師聯合創作的《錦繡滿園》,反映了中國刺繡藝術百花齊放,錦繡滿園的盛況以及對祖國錦繡繁榮的祝福;最后一大亮點,該展覽也是四大名繡代表性藝術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亮相,集中展示四大名繡各自的藝術魅力。 刺繡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延續著中國民間藝術的紋路和脈絡。江蘇刺繡,又稱蘇繡,與湘繡、粵繡、蜀繡統稱為中國“四大繡”。蘇繡由最初民間發展到現在的成為一種高雅藝術,文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蘇繡從形式還是題材上都突破了傳統,開始成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符號,并且在國際上成為傳遞中華優秀文化和友誼的紐帶。在中國藝術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匯集國內刺繡藝術精品舉辦刺繡展,豐富的展陳方式展現了江蘇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該展覽持續至7月28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