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來源: |
主辦單位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書法家協會 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江蘇省書畫院、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南京市文聯、無錫市文聯、徐州市文聯 常州市文聯、蘇州市文聯、南通市文聯 連云港市文聯、淮安市文聯、鹽城市文聯 揚州市文聯、鎮江市文聯、泰州市文聯、宿遷市文聯 展覽時間 2021年02月03日—03月04日 (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1、2、3號展廳 ( 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 網上展廳 淮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王維國 淮安市青美協主席 翟明帥 參展藝術家作品 (以類別分類并按姓氏筆畫排序) 美術 王坤 1982 年生,畢業于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F為2018 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獲得者,2018 江蘇省藝術基金項美術創作資助項目獲得者,蘇州姑蘇城外美術館副館長,常州畫院特聘畫師,南京書畫院青年畫院畫家,2020 新金陵畫派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首期學員班學員。2019 中國畫作品《秋意情濃戀家園》入選由中國文化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青山環抱幸福家 中國畫 213cm×123cm 創作感言 作品主要表現了家鄉韻致無盡的新農村景色。從感性與直覺層面上著力于叢林、溪流、田地、新農村別墅等元素的情緒表達。在虛實相間,疏密得當,濃淡相宜之中表達出家園生命真力的!整幅作品釆用暖灰色調,使畫面既流淌著清新淡雅的氣息,又富有朦朧的詩意田園之美,既融合西方調性的色彩又不失傳統中國畫之精神,營造出家鄉新農村和諧自然卻又處處充滿活力與溫馨的家園之美。 春山輕語 中國畫 214cm×118cm 創作感言 我的家鄉在盱眙淮河之畔,有山有水,樹木茂密,它平淡、自然,使我對家鄉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每次徜徉在家鄉的山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特別的溫馨與親切。因此產生了創作這幅《春山輕語》的動機。為了讓作品表現出家鄉充滿生機盎然的春天山景。整幅畫面采用了綠灰色調統領春山氣氛。運用縱橫交錯的山體自然結構線拉緊畫面結構,畫面有意的加強了山體的體積塑造和樹木平面化的處理來加強矛盾對比,突顯畫面視覺張力。使畫面既能充滿活力又舒緩的詩意表達。 翟明帥 1982 年生,2004 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10 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搓帋煼秾W院副教授,二級美術師,山東師范大學博士在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淮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淮安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 楠溪峰高入云端 中國畫 180cm×80cm 創作感言 圍繞“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把祖國的峻麗山川作為素材,深度挖掘綠水青山的人文精神、歷史底蘊以及審美積淀,倡導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謳歌新時代,暢想中國夢。 溪山高遠圖 中國畫 240cm×120cm 創作感言 遵循 “藝術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和“藝術表現真善美”的創作理念,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時代特色,通過畫筆表達在作品中,歌頌祖國雄奇壯美的錦繡河山和純凈天然的自然生態,陶冶人們的情操,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進行深刻解讀。 書法 葉華洲 江蘇金湖人?;窗彩形膶W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淮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獲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最高獎),全國第四屆正書展提名獎;“岳安杯”國際書法大展獎;“墨舞神州”全國書法電視大賽獲獎;江蘇省優秀文藝作品獎(最高獎)、 “政府文藝獎”一等獎。書法先后參加國家級展覽三十余次、省級展覽四十余次。書法作品被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及奧運場館“水立方”等單位收藏。 唐李白《草書歌行》 草書 234cm×108cm 創作感言 這幅草書我選擇唐李白《草書歌行》作為創作的內容,書體和創作內容高度契合。在書法的取法上是以唐大草為基調。節奏掌控力求自若,努力營造大小、長短、輕重、疾澀、濃淡、枯潤、虛實關系,使作品產生映帶相生,變化疊次的效果。 清阮元《石渠隨筆》節錄行書237cm×122cm 創作感言 這幅行書我選擇清阮元《石渠隨筆》部分章節作為創作的內容,在書法的取法上是以晉唐為主線的行草書,其結字以羲獻為根本。起筆處多以厚重碑意切入,行筆間每以輕靈筆觸空中搖曳,力求會恰魏晉之法。在整體風格的審美追求上,努力求其清逸蕭散、奇趣俊朗。作品的形式采用八尺四條屏拼接而成,努力做到氣韻通達。章法上左密右疏,虛實結合。 姜華 1950 年生,江蘇漣水人。江蘇省第六屆人大代表,江蘇省第五、六、七、八、九屆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淮安市書協主席。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曾先后兩次在南京舉辦個展,反映強烈。出版有《書法入門與創作》《中學教師基本技能》(合著)、《墨海新探》《書法實用章法》《姜華書法藝術》等多部著作。 立志留心聯 行書 197cm×34cm×2 創作感言 《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是一則對聯,通常用以教育人要學習古代的圣賢,不能夠隨波逐流,不能夠為世俗所累。以行書創作此聯意在與全省文藝界共勉并賀春。 劉禹錫詩一首 草書 140cm×70cm 創作感言 書寫內容為劉禹錫的《竹枝詞》,這是民歌體的戀歌。時值建黨100周年,又逢傳統春節來臨之際,寫此內容表達對中國共產黨與共和國的依戀。用草書表現,使情感飽滿,節奏歡快,跌宕起伏。 攝影 賀敬華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簽約攝影師,淮安市航拍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運河運輸忙 紀實類攝影 創作感言 京杭大運河淮安段的運輸船隊。運河之都淮安在戰勝新冠疫情之后,加快復工復產力度,運河恢復往日的繁忙景象。 秋收序曲 藝術類攝影 創作感言 淮安市洪澤區,村民在晾曬成熟的稻谷。村民勞動的身影和稻谷自然形成的樹形,給人以遐想。 姜舟偉 民革黨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攝影家協會理事、淮安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連續五屆獲得“淮安市攝影十佳”稱號、首屆“淮安攝影獎”、“全民戰疫”攝影十佳先進個人。攝影作品屢屢在全國各類攝影大賽中獲獎。其中《精工雕琢光影間》獲得“泰豐杯”全國攝影大展收藏金獎;《繽紛秋色》獲得香港首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銅獎;《親昵》獲得西藏建藏六十年全國攝影大展銅獎;《眷戀》榮獲第三屆世界華僑華人攝影展佳作獎;第23 屆江蘇省攝影藝術展藝術類《織夢》榮獲入選獎。在2020 抗擊疫情“攝影人在行動中”不忘攝影人的使命和責任,走基層、進社區,對英勇戰斗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抗疫工作者們進行了謳歌和贊頌,為打贏這場抗疫狙擊戰做出應有的貢獻。 世界文化遺產—洪澤湖大堤 攝影 創作感言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洪澤湖大堤,坐落于淮安洪澤區,歷史悠久、氣勢宏偉、風景秀麗,有著水上長城的美譽,吸引著國內外眾多游客。圖片中清澈的洪澤湖水域和藍天良田相互襯印,隔堤相望,形成一道亮麗的畫卷。 穿越 攝影 創作感言 江蘇規模最大的人工濕地生態林—金湖水上森林公園,獨特的航拍視角,使畫面更加簡約,暢游其中,探秘自然、靜謐與和諧。 民間工藝 季云華 淮安市傳統刻瓷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電子工程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淮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2006 年、2010 年、2013 年連續三屆榮獲江蘇省民間工藝最高獎《迎春花》獎。2008 年其作品《沉思中的周恩來》榮獲首屆中國民間工藝精品博覽會金獎,并入圍第九屆中國民間工藝最高獎“山花獎”;2011 年《淺談刻瓷藝術傳承和創新》論文在江蘇省第二屆陶藝論文評比中榮獲 “藝博杯”一等獎。 毛澤東—開國元勛 陶藝—刻瓷 直徑40cm 創作感言 白駒過隙,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 年的風雨,經歷了100 年的坎坷和輝煌。在建黨100 周年之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感謝我們偉大的共產黨,感謝我們偉大的毛澤東。 國花—牡丹 陶藝—刻瓷 直徑28cm 創作感言 牡丹是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花卉。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國花代表一個國家的氣質,人民的品格,反映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是國民人格美德的精華,象征著民族的團結精神,可增強民族凝聚力。一個國家的國花應該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遺產相聯系。通過一個國家的國花也能看出該國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國花對提升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維護國家的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徐迎成 1958 年生于淮安,十三歲隨表伯父習畫。2000 年赴北京創辦《俗神烙畫坊》,2005 年進駐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園。2007 年作品《九龍玉柱》獲北京奧運禮品暨紀念品銀獎。2008 年被選入駐奧運村—西王府—為國際友人作彩烙畫創作展演,同年,作品《農家院》獲得奧運禮品暨紀念品銀獎。2009 年作品《農家院》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同年,作品《踏雪尋梅》被北京奧組委收藏。2011 年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2012 年,作品《農家樂》入選“張浦杯”江蘇農民畫展。2013 年入選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同年,作品《山中集貿》獲得江蘇省《迎春花》獎。2014 年被確立為淮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烙鐵畫》項目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2016 年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蘇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農民藝術家協會會員。 鄉愁里的春天系列之春林吾家彩色烙鐵畫40cm×40cm 創作感言 彩烙畫《鄉愁里的春天系列之春林吾家》描繪的是作者童年時的家,現代的幸福生活距離那個時代已經很遠了,我們無法忘掉那個時代的一切,正所謂“不忘鄉愁”正是那個“鄉愁”激勵我們邁向更新更美好的生活。 鄉愁里的春天系列之在水一方 彩色烙鐵畫 40cm×40cm 創作感言 彩烙畫《鄉愁里的春天系列之在水一方》描繪的是作者故鄉一個大型養鴨場的初始歲月;天然的水域,簡易的鴨棚,放鴨的小舟……我們彷佛看到一點點擴大的鴨群,很快會布滿荷塘。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