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來源: |
雜技劇《橋》 4月13日晚,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南京市演藝集團承辦,南京市雜技團出演的雜技劇《橋》在南京市文化藝術中心精彩上演。該作品是省雜協貫徹落實省十次文代會精神、落實省委書記婁勤儉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南京市雜技團繼《渡江偵察記》后,推出的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雜技劇,是全國首例現實主義重大題材的雜技劇,是江蘇雜技人汲取創排紅色經典劇目的成功經驗,是慶祝建黨百年著力打造的又一部紅色題材舞臺藝術精品力作。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唐延海,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黃俊等領導觀看演出。 《橋》從一個“橋三代”的視角出發,“技”“劇”“舞”的跨界融合,以史實為依據,以人物塑造為情感載體,回眸六十年前新中國第一代橋梁建設者如火如荼的革命熱情,帶領觀眾走進半個世紀前的南京,重新定格一個個令人心動、蕩氣回腸的經典瞬間,聆聽那一段令人熱血沸騰、壯懷激烈的燃情歲月,表現了我國建橋工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科學而嚴謹的工作態度,展現出建橋群英們的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 整部劇由七幕組成,充分還原了從1959年南京長江大橋初建到1968年正式通車的重要場景,將雜技表演與劇情故事有機融合,以雜技來講述故事,以故事來帶動雜技,既有對歷史的寫意,也有對大橋建設者的群像塑造,還有對個體人物命運的演繹和對細節的把握,呈現出激情與想象力交織而成的詩意激蕩。 4月14日,《橋》座談會在南京舉行。會上,邊發吉給予《橋》高度評價。他表示,《橋》的劇情設計、人物塑造、雜技技巧和創作理念等融合得天衣無縫,珠聯璧合。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也給中國雜技劇發展拓寬道路,延伸了中國雜技的,具有強烈的創新意義。希望這部劇能繼續穩扎穩打,精心打磨,更好的展現雜技藝術的奇美。 省雜協主席、南京市雜技團團長池文杰表示,作為新中國“自力更生的典范”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南京長江大橋蘊含的巨大能量和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傳承。南京市雜技團將繼續打磨,使《橋》成為既叫好、又叫座,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勇攀文藝高峰的精品佳作,慶祝建黨百年華誕,為江蘇文化強省建設聚力。 (馬 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