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來源: |
4月15—23日,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旭東為團長的長江行采風團,組織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民間工藝等領域20余位學徒深入長江沿岸貴州、重慶、湖北等地進行采風交流,不斷汲取光輝黨史力量,領略長江文化風采,提高青年藝術家的思想修養和藝術創作水平。 時值建黨100周年,重溫革命歷史正當其時。4月16日,采風團首站瞻仰了遵義會議會址,深入了解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遵義會議是如何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接著,青年藝術家們前往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重慶紅巖魂紀念館等地,緬懷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感受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不懼流血犧牲,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讓大家深受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的感染教育,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傳承紅色基因,奮進新時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采風團參觀遵義會議舊址
采風團參觀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紀念館 輝煌宏大、璀璨多彩的長江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精神家園。采風團沿長江兩岸領略了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梵凈山、烏江畫廊,參觀了"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之稱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考察了宏偉壯觀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和葛洲壩水電站,集自然生態、地質奇觀、人文歷史于一身的巴蜀文化,讓大家深切領悟到保護長江文化遺產,傳承長江文化精神內核,滋養中華民族靈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顧不上山路行車造成的不適反應,采風團緊接著集體前往江蘇對口支援貴州沿河扶貧點,實地考察了解扶貧措施和先進事跡。“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跨越山海情,天涯若比鄰。同書戰貧佳話,共襄脫貧盛舉。”青年藝術家們在扶貧點看到,沿河縣旅游產業在張家港傾情傾力幫扶下欣欣向榮,一幅幅城鄉美景徐徐展開,“畫廊烏江·山歌沿河”正朝著可持續發展的小康路加速前行……江蘇助力西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巨大成績,使大家對堅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紛紛表示要用筆墨用情感創作出優秀文藝作品,謳歌東西協作決勝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
采風團考察江蘇張家港對口幫扶貴州烏江山峽黎芝峽生態項目 為加強交流、開闊眼界,采風團于4月19日赴重慶市文聯美術館參觀了“師說——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美術作品展”,并與當地青年藝術家舉行交流座談會,劉旭東詳細介紹了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重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龍川介紹了當地中青年文藝骨干研修班的進展情況。江蘇和重慶的青年藝術家帶來了精彩的戲劇、曲藝表演,現場還進行了書法、美術創作,深入地藝術交流讓大家切磋了技藝,拓寬了視野,深化了友誼。
江蘇重慶兩地青年藝術家交流 4月22日,為落實省文聯黨組指示精神,采風團專門召開了名師帶徒計劃專題調研會,聽取了大家對計劃實施的成效、意見和建議。劉旭東對青年藝術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認識到學習黨史的重要性,二是要把采風成果轉化成創作成果,三是要圓滿完成名師帶徒計劃。他希望一個人既要有生命的長度,還要有生命的寬度,更要追求生命的高度,只有向高處再攀高,才能有精彩的人生。
采風團召開“名師帶徒”計劃專題調研會 通過此次采風交流活動,青年藝術家們受益匪淺,紛紛感嘆得到了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成長,是一次畢生難忘的生活體驗,必將激發自己將此次采風收獲轉換為提升自身藝術的養分,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勇攀高峰。黃慶妍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次采風內容豐富,組織嚴密,讓她深刻認識到人生是短暫的、事業是永恒的,一定努力把此次采風感受轉換成曲藝作品,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馬帥帶著創作目的積極參與此次采風,他感到幾日的行程不僅領略了巴山蜀水的自然之美以及蘊含其間的人文之美,還緬懷了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目睹了貴州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積累了創作題材。如何用畫筆描繪出長江文化是他在接下來創作中將要思考的新命題。朱志剛覺得無論是長江上游的環境治理、城鄉新貌,還是人民生活的巨變都讓他感到振奮,正所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相信這些都將會一一呈現在他今后的筆墨中。潘訊表示自己從事蘇州評彈研究,這次同行的不僅有蘇州評彈演員,也有從事揚州評話、徐州琴書及戲劇美術書法等門類的青年藝術家,為他全面審視評彈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此次長江行采風還讓青年藝術家對雄渾壯美的祖國河山感嘆不已,這不僅開闊了大家的視野和胸襟,而且激發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傳承文化薪火、攀登文藝高峰的責任擔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