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來源:中國藝術報 |
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體現在他們的言行舉止、思想境界、道德修養、職業精神諸方面,也直接影響著行風。 今天,我們要重溫從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到新時代的不同時期,那些經得起考驗的文藝名家創作的大量鼓舞民眾的時代經典。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國家主題美術創作,慶祝建黨百年的美術創作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涌現了一批優秀藝術家,產生了一批力作。 但應該看到,受商品大潮以及西方思潮中不正確價值觀的影響,文藝領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當下的“飯圈”亂象、“唯流量論”現象,有些藝人私德不修、德行不端,甚至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其背后,是低俗、庸俗、媚俗的思想作祟,反映了審美消費的誤導、審美標準的混亂和審美價值觀的扭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因此,文藝工作者當繼承革命文藝傳統,感悟偉大時代,跳出“圈子”,不為“流量”,在更為廣闊的精神空間,以真感情、真功夫創作無愧于歷史的作品。 鑒于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經典作品的研究,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及智慧,反映了民族的品格和時代的特征,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審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創造力。其中所折射出的中國精神,是文藝的光輝所在。經典作品展現了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也體現了藝術家肩負的培根鑄魂的神圣使命,我們必須弘揚與發展。 二、加強對德高望重藝術家的宣傳,彰顯榜樣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中,勉勵他們“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在給牛犇的信中,要求文藝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闡釋了“大愛之心”“大美之藝”的深刻內涵。我們只有將藝術家個體生命的精神融入時代,才能使藝術創新的洪流不斷向前。 三、加強崇德尚藝的宣講活動,激勵同行攜手共進。中國文聯近年來組織的“崇德尚藝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巡回宣講”活動,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以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為主體的宣講成員,以生動、樸實、感人的事例,拉近了先進典型與普通文藝工作者之間的距離,此舉還可擴大范圍,增加頻率。 四、加強文藝評論,激濁揚清弘揚正氣。針對當下“飯圈”亂象、“唯流量論”只關注粉絲所帶來的流量價值,卻不重視對粉絲的正面引導的問題,我們應該及時組織開展文藝評論,有力引導輿論、市場和大眾。用好網絡新媒體,推動專業評論和大眾評論有效互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蔽覀円冀K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檢視自己的職業道德,注重行風建設。 (吳為山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