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來源:中國畫 |
近日,由中國畫學會學術支持,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海外聯誼會、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美國中國畫學會主辦的“同心同行——中國畫藝術視頻連線研討會”成功舉行。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主持會議。 此次活動,來自中國和美國的藝術家們就中國畫本體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國畫如何才能實現“專家叫好,大眾叫好,后人也叫好”、如何推動中國畫走出去、走進去,做到“中國人叫好,外國人也叫好”等議題做了深入研討。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主持會議 發展創新 做好中國畫的傳承 中國畫本體的傳承、創新、發展,是擺在每一位畫家面前的課題,也是當前中國畫家們的時代使命。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副會長韓顯紅表示,中國畫的主體是筆墨,一個畫中國畫的人,如果沒有很好的筆墨功夫。是不可能畫好中國畫的。筆墨的傳統意義與現代意義有著很大的區別,筆墨的問題還需要不斷地發展與創新。中國畫的主流應該是時代把握好時代目標,中國畫應緊扣時代,弘揚時代的主旋律,是中國畫家創作的主流方向。所以說筆墨要當隨時代體現時代特色,表現時代的真情,真情實感的作品才能真正地打動人,才能創造好傳世的作品。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聶危谷認為,中國藝術的核心是“寫意精神”,無論是從書法、戲劇及武術等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興來 “中國畫是一門沒有終點的藝術。”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興來則表示,藝術的核心問題是要融入每個藝術家的個性、生活、經歷以及所處時代的精神,創造出這個時代新的藝術圖式,這就是中國畫未來需要關注和努力的方向。 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廣才看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中國的畫家們不僅要有中國立場,要有寬闊的國際視野,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對話以尋求各種表達方式。 兩會攜手 促進中國畫走出去、走進去 據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陳國歡介紹,一直以來,江蘇省中國畫學會都很重視對外交流。學會自成立以來,多次與美國 、法國等多地的藝術學院、機構、畫家進行學術交流,并設立了合作基地。 中國畫想要更好地走出去、走進去,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也一直在探索和努力。
美國中國畫學會榮譽會長張宏賓 20世紀八十年中期,美國中國畫學會榮譽會長張宏賓就曾應邀到美國的大學講學,積極推動兩國的文化藝術交流。張宏賓的課“中國繪畫風格的歷史演變”通過形式美的呈現來分析不同朝代繪畫的藝術特點,引起了很多外國學生的濃厚興趣。他深刻體會到,藝術是沒有國界且不分種族的,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歷經了上千年的創造和積累,中國畫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獨特的藝術體系,但中國畫也是寬容的,從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吸收融合。” 張宏賓希望通過這樣一次線上的藝術研討會,美國中國畫學會和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能夠繼續合作下去,在國內聯合辦展或者邀請國內的藝術家走出來,與美國的藝術家們一起采風。他期待通過對中國繪畫的宣揚和推廣,讓世界更加了解和喜愛中國藝術,讓中國畫早日走進美國的校園、藝術館、博物館,讓中國畫成為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畫種。
美國中國畫學會榮譽會長楊遠威 美國中國畫學會榮譽會長楊遠威從中外“市場”差異的方面,分析了中國畫。他認為,中外受眾在認知方面存在著差異,讓外國的受眾看懂中國畫很重要,畫中要有能和他們審美習慣共鳴的“點”。 “這個點可以是題材,可以是繪畫語言,也可以是外觀效果。”楊遠威說。 美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全漢東則注意到,中國畫的文脈與西方繪畫的文脈不同,中國畫文脈是從史、詩歌文學上升為哲學,西方繪畫文脈是從數學、詩歌文學上升為哲學。他說,中國繪畫藝術語言的核心文脈是內斂而含蓄,生生不息,自強不息,而西方繪畫藝術語言的核心文脈是講究張力與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其實兩者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轉換,讓中國畫的藝術魅力在世界綻放。” 會議的最后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美國中國畫學會會長趙建民做總結性發言。
美國中國畫學會會長趙建民 趙建民表示,這次云上研討會開得非常成功,大家都非常受益。未來會會同江蘇中國畫學會一起,經常組織這樣的研討會,更加深入地交流和探索畫家彼此的論點和經驗體會,就有可能碰出更強更多更有效的火花來,為中國畫藝術進入西方找到契合點,做好中長期規劃。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 對此,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表示以趙會長為首的美國中國畫學會藝術家們先行一步走向世界,將中國畫藝術在美國進行了多年的深耕、推介和傳播,發揮了排頭兵的作用。 “今天,我們跨越大西洋舉辦線上聯展研討,格外有意義。要借助創新,吸收世界藝術的某些審美元素,將民族的變為世界的,引導世界人民理解、親近、熱愛中國畫藝術,讓中國畫藝術不僅能走出去,還要能走進去,從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高云希望兩會自此加大合作,加快中國畫融入世界的步伐,提升中國畫藝術在世界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