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來源:中國攝影報 |
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展現新征程新的影像碩果 第十四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即將華彩綻放 6月12日,在萬木蔥蘢、生機勃發的美好時節,第十四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第五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本屆藝術節以“啟航新征程 金像鑄輝煌”為主題,將于6月18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開幕,屆時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展覽、金像論壇及調研采風等活動,為觀眾奉獻一場視覺盛宴。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苗宏,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新建,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相鋒,中國攝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攝協主席劉魯豫,中國攝協副主席宋靖、鞠鵬,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于德海,三門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清華,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謝正剛,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戴江琴,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克偉,中新社攝影部主任毛建軍,中國金融攝協主席徐波,北京攝協秘書長張尚軍,中國民航攝協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東哈達等出席發布會。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居楊主持發布會。 鄭更生致辭 鄭更生致辭表示,中國攝影藝術節是經中央批準的中國創辦最早、關注度持久、影響力廣泛的攝影節,自1989年在北京舉辦首屆藝術節以來,已歷時13屆、34年,先后在各具民族特色與地域風情的陜西西安、吉林長春、浙江麗水、福建莆田、貴州都勻、青海西寧、云南大理、湖北武當山、浙江寧波、北京懷柔、河南三門峽落地開花。作為中國攝協主辦的重大品牌活動,歷屆中國攝影藝術節不僅是全國攝影界交流的盛會,更成為活動主辦城市走向世界的橋梁,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城市名片作出積極貢獻。本屆藝術節是繼2018年、2020年之后,中國攝協與三門峽市的第三次合作。鄭更生指出,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之年。不久前,中國攝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辦本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一定能夠把藝術節辦成一次令人難忘的攝影盛會,并以此為新的起點,團結和引導廣大攝影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在高質量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書寫攝影新篇章。 徐相鋒致辭 徐相鋒在致辭時借用作家梁衡最近的一篇文章,帶大家共同認識“坐標之城三門峽”:三門峽是一座“首開中國大江大河工程治理”的坐標城市,是一座“能遙望遠古而丈量歷史”的坐標城市,是一座“能俯瞰全球而感知生態”的坐標城市。徐相鋒表示,近年來,三門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秉承“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重要使命,堅持以光影藝術為紐帶,創新舉辦了一系列有品位、有影響的攝影文化交流活動,成功摘取中國攝影之鄉、中國攝影藝術館、中國攝影藝術節、中國攝影家協會培訓中心四塊“國字號”攝影招牌,帶動建成10個攝影創作研修基地和34個拍攝點,角古東攝影小鎮、黃河婚旅攝影之都建成投用,“產學研游展”五位一體的攝影經濟加速發展,為高質量承辦好本次節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對辦好這次節展高度重視,將集全市之力做好東道主,以飽滿的熱情、優質的服務、良好的形象恭迎四海賓朋,共享藝術盛宴。李新建表示,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河南是文化大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核心區域,深厚的文化資源為我們推動文化繁榮、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提供了堅實支撐。攝影是當下最活躍、最普及、最受歡迎的文藝形態之一,中國攝影藝術節是中國攝影界的重要品牌活動,在中國文聯和中國攝協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攝影藝術節連續多年在河南舉辦,與河南厚重悠久的中原文化、濃郁淳樸的人文風情、壯麗秀美的自然景觀、蓬勃奮進的現代化場景相融相通,為大眾通過影像畫面傳承中華文化、感受時代脈搏、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平臺。 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魯豫表示,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也是一個文藝大省、攝影大省?!耙还澮徽埂背蔀楹幽衔乃囀聵I繁榮發展、文旅經濟強勁復蘇的亮麗名片和有力見證。一是加強了河南攝影界與全國攝影家、攝影工作者的交流碰撞,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河南攝影創作水平,壯大河南攝影人才隊伍;二是把高規格、高水平的全國頂級文藝品牌活動搬到家門口,方便河南群眾近距離感受攝影藝術魅力、提升審美素養,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推動河南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弘揚河南文化,展示河南形象;四是通過節展為河南打開了一個觀看全國、觀看世界的窗口,架起了一座通往全國、通往世界的橋梁,有利于讓河南人民在新時代找到自己的歷史方位,激發起干事創業的激情。 中國攝影藝術節宣傳視頻作為中國文聯和中國攝協聯合主辦的攝影藝術領域全國性的最高個人成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的評獎、展覽、頒獎歷來都是中國攝影藝術節的壓軸大戲。居楊介紹,第十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共有282位攝影人申報,比上屆增加14人。參評者中有中國攝協理事、專業委員會委員、團體會員單位負責人,也有許多知名攝影家,參與度達到歷史新高。近年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者作品展逐漸引入專業策展的方式,本屆展覽的策展工作進一步專業細分,由策展人組成團隊集體操作完成。在視覺呈現、內容把握、圖片編輯、特裝搭建、燈光設計等方面進行專業把控,使展覽效果得以進一步提升。在展覽理念上,更加注重凸顯每位獲獎者各自獨特的創作理念與個性化表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金像獎獲獎者作品展覽從入口的多媒體影像裝置“光影之路”通道開始,就滲透了科技與數字元素,注重采用投影、屏幕、燈箱、全息影像裝置等多種媒介營造一種多媒體敘述的光影氛圍。 發布會上媒體記者提問 本屆藝術節展覽豐富多彩,值得期待。近年來,中國攝協圍繞重大主題、重要時間節點,舉辦了多場重要展覽,這些展覽將在藝術節期間進行集中展示,以影像為載體,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第28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原作展、第18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精品展也將亮相,引領中外攝影人共赴光影之約;中國攝協團體會員單位聯展,精選作品400余幅,共同展現新時代攝影人的風采;中青年攝影人才培養計劃學員作品展,是近年來中國攝協中青年攝影人才培養的成果呈現,可以從中看到中青年攝影人的個性化探索;“《瑪納斯》,傳唱在新時代”展覽,展示了我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瑪納斯》四代非遺傳承人的影像資料,旨在弘揚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一張照片——《大眾攝影》作者聯展”,以每位作者提供一張照片的方式,體現大眾攝影樣態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第五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展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三門峽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覽展陳方式多樣,以光電結合的形式來營造展陳氣氛,將各種裝置、介質與圖片相結合,融合了科技與新媒體,改變了“展覽就是掛照片”的理念。在展場中間,設計有大型裝置藝術,增加了沉浸體驗。多個展區根據展覽的主題和內容,采用弧形和異形的結構設計,增加了藝術節展陳設計的層次感,提升了藝術性和可觀賞性。 新聞發布會現場 第十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異彩紛呈,既彰顯攝影特色,又凸顯仰韶文化、黃河文化,萬千攝影人將共同見證金像獎的榮光。典禮舞美設計以營造強烈的攝影藝術氛圍為載體,力求突出頒獎典禮的儀式感、榮耀感,利用舞臺多維度空間多方位運用科技技術,在充分展示獲獎者優秀作品的同時,也展現了攝影人的精神。金像論壇是藝術節的重磅學術內容,旨在通過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創作理念和創作實踐的梳理與分享,豐富廣大攝影人的創作視野,發揮金像獎在業內的引領作用,傳播金像獎的品牌價值。本屆金像論壇將繼續邀請金像獎各類別獲獎者與攝影人面對面互動交流。 三門峽市宣傳視頻此外,攝影節期間,還設置了“影像與閱讀”書屋,展示中國攝影出版社的數百種精品圖書。組委會還將以攝影創作研修基地為重點,組織開展調研采風活動,宣傳推介三門峽地方文化。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將對第十四屆中國攝影藝術節作持續關注報道,敬請期待。 責編:王紫荊 張妍妍 省文聯辦公室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