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來源:江蘇省雜協 |
11月20日,由江蘇省文聯主辦、省雜協承辦的江蘇雜技精品創作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中國雜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劉揮,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勝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黃俊,中國雜協理論研究處處長任娟,省文聯副主席、省雜協主席池文杰,省雜協副主席王海林、吳其凱、張正勇,省雜協副秘書長馬瀟,研討會特邀專家孫力力、董爭臻、董迎春、劉軍、李春燕、衡正安、曹志龍、徐守忠、劉永昶、姜學貞、馬永,以及省內各雜技院團負責人和創作骨干等出席研討會。 全體合影 黃俊對與會的領導、專家和學者表示歡迎。他指出,江蘇雜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雜技的重要組成力量,在全國雜技藝術版圖上始終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江蘇就成立了南京市雜技團、建湖縣雜技團(即江蘇省雜技團)、射陽縣雜技團、阜寧縣雜技團、如東少年雜技團等國有院團?,F在,又涌現出了很多包括民營雜技院團在內的雜技新文藝群體。江蘇雜技人很辛苦,很努力,有情懷,也有擔當,在國內外的各大賽事和各大展演中,都留下了江蘇雜技人的足跡,江蘇雜技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時提出了“四新”的重大任務,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求“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江蘇要走在前做示范。對于江蘇雜技人來說,探索什么樣的新經驗?怎樣探索?怎樣走在前做示范?等等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認真回答的問題。此次舉辦江蘇雜技精品創作研討會,正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弘揚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用雜技的藝術形式來講好江蘇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江蘇雜技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推動江蘇雜技事業走在前、做示范。也希望借此機會,請大家為江蘇雜技的繁榮發展出謀劃策,研究提出推動新時代江蘇雜技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黃俊 劉揮從全國雜技發展的角度梳理了江蘇雜技的創作成果。他表示,近年來,江蘇雜技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汲取中華傳統雜技的精華,弘揚傳統雜技蘊含的精神品格,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以鮮明的集成創新能力和高質量藝術作品,回應人民更高期待,特別是扎根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厚土壤,傳承弘揚歷史文化根脈,探索賡續紅色血脈,創新美學表達路徑,提煉打造特色文化標識。協會通過組織開展重大題材的創作生產,創作提升了一大批的藝術精品。通過舉辦此次研討會,總結梳理近年來的成績與經驗,進一步激勵和引導江蘇雜技工作者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雜技術創作實踐,努力推動新時代雜技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適得其勢。在此,他對江蘇雜技提四點希望:第一,期待江蘇雜技界進一步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用自強不息的藝術創作,展示江蘇雜技事業的新氣象,打造一流的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開放雜技。在努力推動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中,大展雜技風采。第二,打造一流的、更具輻射帶動力的實力雜技,唱好南京、鹽城、南通雜技強市的三城記,從而輻射至全省。第三,打造一流的、更具硬核競爭力的創新雜技,加快釋放精品創作量變效應,優勢產業的聚變效應及理論建設的質變效應。第四,打造一流的、更具成長性吸引力的未來雜技,把江蘇人才的優勢保護好、發揮好、提升好。 中國雜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劉揮 會上,省內各雜技院團代表匯報了近年來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成績。與會專家對江蘇雜技的開拓創新給予高度評價,并就如何提高雜技的本體技術、處理好創造和創新的關系、實現雜技本體和技藝的更好融合、發掘江蘇雜技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同時,各位專家也對江蘇雜技的人才培養、體系化建設、產業化發展等提出了中肯精到的意見和建議。 大家一致認為,此次研討會為江蘇雜技的精品創作和雜技藝術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今后,省雜協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總結江蘇雜技近年來的創作經驗,探索更多江蘇雜技傳承與創新的有效舉措,進一步提升江蘇雜技創作水平和綜合實力,把更多更好的雜技作品帶給人民群眾,為江蘇雜技藝術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王紫荊 張妍妍 省文聯辦公室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