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1月22日電(記者朱程)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的綜合經濟形態,成長性高、輻射面廣、產業鏈條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中電信無人科技(江蘇)有限公司首創“星云”飛行服務平臺、“星巡”低空監管平臺,自主研發“天樞”機載飛控終端、“天驛”全自動作業機庫,構建起融合AI視覺模型、空間分析、三維建構、自主決策、流媒體、數據融合等六大技術體系的“星坊”低空能力矩陣,成為江蘇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創新者。 無人機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通信難、組網難、作業難、監管難等約束挑戰。無人科技聚焦行業痛點,集中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云網邊端全棧產品體系,賦能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 聚焦破解通信難,首發國內5G網聯無人機自動機場“天驛”方艙,開發“天樞”機載5G飛控終端,通過云網端協同實現無人機超遠距離數據實時傳輸與集中控制等。聚焦破解組網難,攻克“5G波束精準規劃、空地域切換、鄰區優化、干擾控制”等泛低空組網技術難題,打造5G+無人機泛低空智能網絡,解決上行帶寬、干擾、延時等問題,5G空域上行平均速率高于150Mbps,端到端時延降至25ms以下。聚焦破解作業難,依托衛星遙感和GIS地圖,融合5G實時通信、AI檢測識別等技術,創建業界領先的“星云”5G網聯無人機綜合服務平臺,提供超視距通信、超清視頻傳輸和超低時延控制,可提供多架次、多品牌無人機遠程控制、航線規劃、數據管理等一站式服務。聚焦破解監管難,推進技術迭代升級,打造江蘇省首個毫米波通感SF新架構,建成無人科技“星巡”監管平臺,實時監測無人機飛行數據,精準識別合法與非法無人機,可執行跟蹤導航、事件預警和黑飛管控等空域航線管理動作,確保低空域安全。 順應低空經濟發展趨勢,無人科技也在持續孵化低空應用場景,促進創新技術實用化、商業化、產業化。城市監管方面,與蘇州市大數據、蘇州交投、吳江大數據成立蘇州低空科技公司,共建市域一體化的低空經濟服務監管平臺,推動空域網格化管理、飛行計劃一站式審批、智能安全飛行調度等。行業應用方面,在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整體部署“一張網”“兩平臺”和“天驛”機庫,開通南京首條無人機物流商業運輸航線,啟動無人機1分鐘出擊自動長江巡視巡檢,打造了全國首個無人機“2分鐘消防圈”。公共服務方面,在南京馬拉松賽事保障、大橋安全風險排查等任務中提供有效快捷應用服務。 產業生態是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土壤。無人科技積極推動政策、技術、應用、市場等要素融合互動,著力打通產業鏈、創新鏈助推優化低空經濟產業生態。 聚力打通低空經濟創新鏈。無人科技聯合中國電信研究院、華為等在南京建鄴區江心洲全域打造5G-A通感創新試驗基地,率先實現多站場景下低空目標檢測能力驗證;發起成立低空智聯實驗室,聚焦毫米波低空通信和感知模塊等關鍵技術,推進聯合攻關、行業驗證和標準制定。與蘇交科、南航大、空中交通管理國家實驗室等共同組建江蘇低空經濟產業研究院,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移轉化。 聚力共創低空經濟產業鏈。無人科技圍繞低空經濟裝備制造、飛行應用、低空保障和基礎設施等四大板塊,與大疆創新、中興通訊等優勢企業形成緊密的產業鏈競合關系和供應鏈協同機制,推動成立全國性、綜合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聚合全國近百家產學研企用組織和單位,深度拓展低空經濟跨領域多層次合作。 截至目前,無人科技已擁有知識產權50余項,獲得世界5G大賽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綻放杯等獎項,市場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聯合調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