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來源: |
![]() 賀友直先生走了,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不論是說連環畫,還是說小人書,確實不是什么大事,但確實曾經是很大的事,這就是歷史。把小的事情做大了不容易, 如同把連環畫畫成婦孺皆知,影響幾代人,那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遺憾的是,現在想做大畫家的人太多太多,還愿意老老實實為小孩子畫點小畫的人太少了。 人們對于賀友直先生的敬重,是因為他的品格和趣味。他不追名逐利,不趨炎附勢。他獨立的人格在于堅守在自己的領域內而自得其樂,躲進小樓成一統。如果說他 的《山鄉巨變》無與倫比,而當下能夠有如此品格的畫家也不多。他的趣味也是少有的。一天咪兩頓老酒,卻在蝸居中享受著生活方面的滿足,樂在其中而能專心繪事。 魯迅當年預言小人書也能出米開朗基羅,話雖然說得大了一點,但確實在魯迅的影響下出現了一個小人書的天下,而像賀友直這樣的小人書畫家,其精神和成就都堪 比米開朗基羅。只不過有著專業的局限,小人書畢竟是小人書,是在主流形態之外的一種普及型或大眾性的藝術,畫得再好也是小人書。但是畫好了也真不容易。 與大眾藝術相關的還有插圖。這事分兩說,一是出版社現在基本上不太重視插圖;懂插圖的編輯可能也不多見。二是著名畫家基本上不屑一顧于插圖,所以,能夠畫 好插圖的畫家也不多見。如果說,像文學類的出版物都不重視插圖的話,插圖的存在以及水平就可想而知。想想以前插圖的豐富與美妙,很多都是出自著名畫家之 手。 30年前,著名畫家和編輯是魚水關系,相互提攜,水漲船高?,F在的狀況不一樣,都市場化了,而出版行業更是如此。編輯要找著名畫家可能門都不知道在哪里, 如果說是請畫插圖那門都沒有。再說俗一點,那國家制定的稿費標準,過去少,卻是主要的外快,一個月能畫十來張插圖,可是了不起的收入?,F在少,那真是少。 作家可以拿版稅,沒有聽說畫插圖的畫家也跟著拿版稅的。這就是差距??陀^來說,現在有無插圖,插圖好壞,都不會影響到發行的數量。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出現了因為插圖的好壞而影響到發行量,那一定會帶來插圖的普及以及質量的普遍提高。可是,無力回天。那些電腦的動畫徹底顛覆了繪畫的趣味,而且越來越嚴重。 如此這般,似乎一切都可以理解。問題是基礎教育中忽視了繪畫的導向,尤其是缺少了繪畫審美的教育,更缺少了繪畫趣味的培養。這一直反映到專業領域中,許多有點名氣,或者有相當名氣的畫家都已經喪失了繪畫的趣味,或者是不懂得繪畫的趣味與人生的關系。只有懂得并體悟到繪畫的趣味,才能有賀友直先生那樣的人品。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