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9來源:新浪收藏 |
展覽名稱:繼往開來——楊佴旻水墨畫山東巡回展 學術主持:邵大箴 展覽總監:陶詠白 策 劃:李國紅 學術支持: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主 辦:臨沂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臨沂市文物局等。 時 間:2016年5月29日至2017年1月15日 場 館:臨沂市博物館,日照市博物館,青島市博物館,淄博市博物館,濰坊市博物館,濟寧市博物館。 承 辦:臨沂市博物館,日照市博物館,青島市博物館,淄博市博物館,濰坊市博物館,濟寧市博物館,濰坊弘川現代藝術博物館 協 辦:北京榮寶齋(濰坊)有限公司、山東東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意新象美術培訓學校、青島新意新象文化藝術培訓學校、山東弘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青州市書畫藝術城、青州市寶鼎書畫藝術城、青州畫廊聯盟 贊 助:山東弘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前 言 ?。ㄒ唬?/p> 繼承傳統,開創未來,是中華繁榮之本。近代以降,傳統水墨固本圖新,在形式、觀念、技術、材料等方面尋求著與時代的互動,在眾聲喧嘩的嬗變中挖掘著藝術語言的可能性,或寫意或寫實或表現或抽象,此起彼伏,此消彼長,素墨文人畫早已不是獨尊,新文人畫一衣帶水,從80年代飽受詬病的現代水墨到徘徊在90年代藝術邊緣的實驗水墨,傳統的筆墨語言輸入了現時的血液,分流爬梳,嗣后派生出非具象水墨、觀念水墨、都市水墨、裝置水墨、水墨波普、行為水墨、超寫意種種,有烏托邦式的激進,有后現代性的解構,迄今利用影像、多媒體、數碼科技、現代圖式等形成的泛水墨作品,無論是意大于形,還是形重于神,似乎都在顯示水墨的標新立異,也仿佛是水墨的浴火重生。 然而,這個時代的水墨并沒有真正地走進世界性的藝術話語。如果說20世紀初徐悲鴻主創(創立)的寫實水墨是西風東漸的現實主義嘗試,林風眠倡導的表現水墨是現代主義的奠基,并由此開啟了中國水墨與西方藝術的接軌,那么80年代中西藝術的現代性對話,則是以中國水墨的形式流變為契機的,而楊佴旻的新水墨畫是真正意義上讓水墨與西方藝術水乳交融的典型代表。其獨特性也為水墨的當代轉向提供了新藝術史上的范本。 稱其“新水墨畫”是就其技法的革新而言。當素墨傳統走進狹長的老巷,而與現代藝術櫛比鱗次的樓群形成反差時,彩色水墨便在藝術的變革浪潮中脫穎而出,這種以中西融合的豐富的設色、暈染、筆法、立意、構圖、造型,樣式的新繪畫探索,昭示了水墨藝術在未來的必然性。楊佴旻用現代繪畫的造型在宣紙上作水墨,彩墨入宣的技藝,經年的淬礪,其新水墨語言已臻爐火純青。這既有油畫之風,又存水墨意境的繪畫語言,顛覆了早年中西形異宣不入色的傳統。從案頭擺設的器皿、瓶花、水果等內景靜物到太行、良鄉、山水等城外風景,再到侍者、學者、老婦、少女等人物,敷之墨彩,形色相濟,曲盡其妙。有印象派格調、寫意畫韻致,讓人感受到林風眠、塞尚、馬蒂斯、巴爾蒂斯等人藝術的精神氣息。可見,他對傳統繪畫的獨特創化,體現了一位當代藝術家的文化自覺,勇于擔當起水墨文化走向現代的責任。 ?。ǘ?/p> 水墨革新曾是一個世紀性焦慮,中國畫窮途末日論曾在80年代中期一石激浪,前有林風眠融現代西法的寫意水墨,但枉遭放逐,后吳冠中把油畫的技巧帶入水墨,意圖重建水墨新規則,兩者形成繼承關系,當今楊佴旻,繼“林吳系統”再拓展水墨藝術的新空間。三代藝術家在隔空的互望中構成了彼此呼應的關系。 誠然,用隨類賦彩來形容楊佴旻的多樣性創作,顯然不足以說明其具有的互通性形式和邏輯,無論靜物、風景還是人物畫,無論濃妝淡抹,深入淺出的勾勒還是沒骨法渲染,總讓人感到了一種寧靜和幽雅,水墨的色彩之舞帶著那份明麗和舒緩,揮去都市的喧囂,讓人忘卻生活的煩憂,沉浸在靜謐、淡雅、悠然或空靈的意境中,有時還帶有一種隱逸的色彩以及象外之象。 巍巍太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楊佴旻的故鄉?!疤小睘闅v代山水畫家所傾心,被譽為中國山水畫的搖籃,從荊浩、關仝、李成、范寬、郭熙、李唐到石濤,中國古往今來的山水畫壇打上了太行不可磨滅的藝術烙印。今天,楊佴旻的太行山煥發出雄渾斑斕的色彩,帶著后印象派格調、形式美感和表現主義的視覺敘事,匯流成了詩史般的壯麗篇章。靈山孕育了畫家獨有的氣質和才情,它是畫家詩歌中的水土、記憶中的故園,在經歷海外的文化洗禮后,這份“母山情結”則顯得尤為濃烈,使楊佴旻的畫帶著本土的氣息與世界接壤,又讓世界走近了水墨太行。 或許因有旅日旅歐的背景,楊佴旻的水墨畫兼有日本浮世繪的裝飾性、印象派的色彩、表現主義的浪漫情調,他拋開了地域性、狹義主義的民族性,將水墨的現代性引入了國際語境,消泯了滯后的差異性界定,形成具有國際性樣式的繪畫語言特色。 因而楊佴旻的畫在歐美諸地展出,頗得國際友人認同和贊賞。 今天,中國的新水墨畫邁進世界的文化視域,讓世界走向了中國藝術,在碰撞中謀求一種新的發展,楊佴旻此次在傳承深厚的山東舉辦巡回展。展出他代表作品60余件,從一個側面記錄了他的創作生涯,體現了他的藝術創新的理念和立場。 他那具有視覺張力的新水墨畫,窮盡了新表現的、象征的、抽象的、裝飾的以及寫意的、意象的種種中西藝術的主義或表現手法,讓身邊的人景物事既有身臨其境的“在場”感,又有“精神遠方”無限的心靈空間,在長久的凝望中,被那虛靜之美撫平的心靈,讓我們終于走進了詩意的棲息,走進了楊佴旻全新的水墨境界之中。 ![]() ![]() ![]() ![]()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