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9來源:新浪收藏 |
--荒林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油畫這一歐洲傳統繪畫方式在中國雖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中國油畫作品仍然與西方油畫作品有所差距,這需要中國油畫家整體的不斷努力,尤其是青年油畫家要擔當起發展創新的重任。 在今天當代藝術多元的格局中,青年油畫家要充當先鋒,探索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做為青年油畫家中的佼佼者,白蒂代表了80后敢于突破的新生力量。 她不僅有著扎實的學院基礎 ,而且很早地進入了創作狀態,并在在各種展覽上展露頭角。做為一名女性藝術家,白蒂將女性特有的關懷,敏銳,感性,細膩表現在作品中,關注與內心的對話,注重挖掘個人經驗及從軀體語言中獲取靈感,不斷的自我否定,建立和調整,從感性的角度介入題材,把握主題,漸漸的走出了自己的風格與畫面符號,通過自我與時代這兩個世界的交疊,實現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精神的蛻變以及思想境界的升華。 2012年她再次進入中國油畫院課題組,除了研習中大量的畫面實踐外,她開始更加注重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借鑒并將西方油畫語言轉化為表現當下自我的狀態,關注青年人的生存壓力以及在信息時代的盲從與無奈,其創作的作品《回音》《空巢》等正是對這一代人困惑的寫照。 在白蒂的作品中看似是以肖像為形式,但她對于物質世界的深刻思考卻透過肖像,幾乎通過單純的構圖而獲得大膽的表現,她的作品呈現了一種對于物質淹沒精神的強烈反思,一種純粹的體驗式感染力,使人物肖像與物象互為嵌入,物質世界和內心變化互為糾纏,揭示了繁華時代人的精神困境。對于物象的渲染力,對于精神內傷的表現力,使白蒂的油畫獲得見證時代的價值,也體現了當代中國年輕藝術家探索時代話語的勇氣。 近幾年白蒂游學于中國和歐洲之間,不僅進一步地掌握和吸納歐洲油畫中古典、近代、當代的不同形態特點,用寬闊的文化識度審視世界與自我,將外來的藝術經驗與本土文化精神融會貫通,強調“意在筆先”,并且更加重視中國藝術語言的書寫性,從而在探索表達時代話語上,獲得進一步拓展。白蒂做為新一代油畫的探索者,用女性獨特的視角,敏感的觸覺,良好的繪畫素質和藝術修養,得到了專家及同道的一致肯定。在此我也希望白蒂能夠在中西交會的良好的藝術環境中不斷尋求,潛心創作,為中國的油畫界帶來更多的佳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