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8來源: |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委會和2016年全國文化廳局長座談會精神,緊緊圍繞“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和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目標,分析當前文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把握新要求,明確新任務,提出下半年工作安排。 當前,中央對文化工作高度重視,把文化工作放在“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進行統籌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化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今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這四個自信并提,并隨后在“七一”講話中對文化自信特別加以闡釋,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強調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就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作出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李強書記在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委會上,總結上半年工作時,肯定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談到做好城市工作時,強調要貫徹習總書記的“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的要求,注重城市產業驅動、科技驅動、文化驅動,強調“文化不僅僅是精神財富、還是戰略資源”、“要優化城市文化特色。對城市來說,文化是生命和靈魂,是內核和形象。文化造就城市的氣質,提升城市的魅力,決定城市的品位”。這些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十三五”發展的開局之年,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文化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堅定文化自信,釋放文化驅動,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有力有序推進全年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關于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況 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文化系統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謀劃發展,真抓實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系統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積極參與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爭取省領導支持,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文化暢通工程、精準惠民工程、人才基地建設工程、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等文化工作納入省“十三五”發展規劃??茖W編制省文化廳“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既貫徹了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等上位規劃精神,又按“往下落一個層次”的要求與設區市文廣新局和廳直單位相銜接,明確提出了10個方面的發展目標、22項重點工程和12個重點項目,已正式發布。目前全國正式發布的僅北京、江蘇和浙江3家。統籌推進全省文化系統編制各自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省文物局、南京圖書館、省國畫院、南京博物院等10個廳直單位和徐州、淮安、揚州、宿遷等13個設區市規劃已基本完成編制,首次實現全覆蓋。 (二)藝術創作生產亮點頻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藝術創作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48個項目列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公示名單,項目數量全國第三,資助金額全國第二,立項率全國第一。鎮江、泰州2部劇目入選全國戲曲劇本孵化計劃一類項目,全國僅8部。蘇州滑稽戲《探親公寓》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鎮江揚劇《花旦當家》被中宣部、文化部選作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開幕式大戲。情景朗誦劇《一代楷模周恩來》、淮劇《小鎮》等12臺優秀現代戲在北京、天津、延安等地開展全國市場推廣演出,13人次副國級領導、28人次部省級領導觀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觀看后鼓勵江蘇多創作、多演出,為振興戲曲工作作出示范。舉辦江蘇省國畫院60年晉京展,全景式呈現“新金陵畫派”文脈傳承,參觀人數創中國美術館紀錄。文化部部長雒樹剛稱贊是近年來進京展中規模最大、學術性最高、最好的展覽。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對4臺劇目進行重點資助、5臺劇目進行資助。江蘇藝術基金評出首批資助項目276項,其中在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方面,省演藝集團獲得的資助項目數量最多,藝術創作呈現出新氣象。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借《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頒布施行契機,積極履行牽頭職責,制定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標準,推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列入省政府民生十項實事。無錫市和南京、常州的兩個項目通過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項目)驗收。承辦文化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座談會暨現場經驗交流會。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試點,南京圖書館等單位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泰州市實施文化惠民券創新工程,實現精準惠民。中央深改組督察組6月份來江蘇專題督察后認為,江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四)文化產業發展加快轉型。實施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提升工程,開展首批省級重點示范園區認定工作,完成35家申報園區的實地考察工作。聯合省財政廳等部門修訂《江蘇省省級現代服務業(文化)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并組織申報。開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南京市獲批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24家企業、5個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數量居全國前列。組團參加第十二屆深圳文博會,獲“優秀組織獎”。第五屆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交易總額實現65.4億元,同比增長30%。促進文化與金融合作,蘇州的“文貸通”、鎮江的“鎮文貸”、連云港的“連文貸”等文化金融產品為文化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五)文化市場管理規范有序。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常州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工作獲省編辦肯定。繼續簡政放權,取消行政審批權限2項,委托審批權限1項,放寬游戲游藝娛樂市場準入條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規范行政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開展互聯網文化經營單位網上巡查和現場檢查活動,組織暗訪抽查,上半年辦結各類違法違規案件1761件,同比增長284.5%。落實文化部《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要求,開展藝術品經營單位普查,在全國率先辦結5件藝術品市場違規案件。 (六)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文物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南京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城市,江南水鄉古鎮完成保護與申遺前期研究。高郵市通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組檢查評估。興化、東臺蔣莊遺址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和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南京博物院《溫·婉——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大展》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示范單位。常州博物館被評為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積極踐行“在提高中保護、走進現代生活、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工作理念,承辦文化部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班,開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原著研讀班,組織博物館日和遺產日活動,舉辦長三角城市非遺傳統技藝南通展,積極引導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讓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第四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新增項目94項、擴展名錄67項。 (七)“精彩江蘇”產生廣泛影響。發揮江蘇海外友城多優勢,參與國家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赴荷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倫比亞、文萊等國家的10個城市舉辦“歡樂春節·精彩江蘇”活動,組派多個藝術團體赴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蘇里南、古巴、德國等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演出規模和覆蓋區域均創新高,提升了精彩江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赴臺灣在新北、高雄市成功舉辦“吳韻漢風·精彩江蘇”非遺展示展演,引發寶島熱烈反響,增進了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感。蘇州市與文化部簽約,承接匈牙利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的籌建?!督K對外文化工作的實踐探索》獲文化部文化藝術智庫立項?!熬式K”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超過5萬,用戶增長數、閱讀率列同類政務微信公眾號前列,獲“最佳政務類微信公眾號”稱號。新華社、騰訊新聞、《中國文化報》等媒體不斷選登,僅新華社客戶端6月至今就轉載49篇,點擊量超過40萬的10篇,點擊量最高52萬,特別是“文心微言”專欄深受歡迎,新華社篇篇轉發。 (八)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扎實推進。省委第二巡視組對省文化廳黨組、南京圖書館黨委、南京博物院黨委開展巡視,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嚴肅指出了問題和不足。廳黨組抓住巡視整改的有利契機,緊扣“六大紀律”,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召開黨風廉政暨機關作風建設推進會,開展“兩優一先”表彰及“在黨為黨、在崗有為”征文與演講比賽、“手抄黨章50天”等活動,教育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持之以恒地改進作風。省文化廳機關黨委被省級機關工委授予“省級機關先進機關黨委”榮譽稱號。最近,在廳黨組的號召下,全省文化系統224位書畫家為鹽城災區捐贈259件作品,經公開義拍,愛濤文化集團以310萬元拍得,善款已全部匯到省社會捐助服務中心。廳系統干部職工捐款39.814萬元,在省級機關部門中捐款總數和人均捐款數均居前列。 二、下半年工作要點 關于下半年工作,要按照年初的部署穩步實施。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委會和2016年全國文化廳局長座談會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關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上來,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釋放文化驅動,按照實施“一個工程”、構建“四大體系”,即實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對外文化交流體系的工作思路,再接再厲,真抓實干,確保實現“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藝術創作生產方面,及時做好首批江蘇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資金下達工作,加強項目管理。精心組織參演、參展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美術館藏品普查工作。舉辦“江蘇優秀美術家系列展”、“第四屆林散之·江蘇書法展”、“第二屆江蘇省青年美展”、“盛世春光”省國畫院年展等美術展覽。加強藝術評論,進一步發揮價值引領、審美引領作用?;I備好元旦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做好2017年中國京劇節、中國歌劇節的籌備工作。 公共文化服務方面,推動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并召開全省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會,省政府與設區市人民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確保年度400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如期完成。推進第三批國家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迎接國家級示范區(項目)中期督察,組織省級示范區檢查驗收工作;承辦好國家級示范區(項目)創建城市聯動活動,總結推介創建經驗。推進全省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試點工作,研究制定《江蘇省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實施辦法》。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積極性。組織第十二屆“五星工程獎”評選、2016年“春雨工程”邊疆行活動。 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推動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對新時期文物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推動文物保護向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并重轉變,向注重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完成保護管理法規立法和遺產緩沖區劃定工作。完成江蘇省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開展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工作,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申報與評定工作。開展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健全非遺保護體系和傳承機制,制定江蘇省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工藝美術類非遺保護中長期發展規劃,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舉辦省級非遺傳承人群和管理干部培訓班。促進非遺保護與旅游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支持地方政府建設非遺特色街區、特色小鎮、特色社區村莊模式,提升非遺傳承的生命力。組織參展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 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布局,推動省級文化產業園區提檔升級,完成首批江蘇省重點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評選命名工作。對名不副實的,要亮“紅牌”,限期整改甚至“摘牌”。完成2016度文化產業專項資金項目資助,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扶持小微文化企業。開展2015年度文化產業引導資金項目績效評估。貫徹落實國辦轉發文化部等四部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組織符合條件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單位開展試點。辦好第十三屆常州動漫周、第六屆無錫文博會等展會。推進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建設。 文化市場管理方面,總結推廣常州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工作經驗,推動出臺我省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做出全面部署。繼續推進行政審批服務工作規范化,創建全國文化市場行政審批示范點。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改進審批工作,努力做到讓企業和群眾不跑路或少跑路,讓數據或文件多上網。開展綠色網吧建設重點工程,打造一批引領作用顯著的網絡文化活動場所。開展文化娛樂業轉型升級試點工作,鼓勵和支持經營場所改造服務環境,創新經營模式,豐富經營業態,提高服務水平。開展全省文化行政十大優秀執法案件評選和文化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指導辦好江蘇省藝術品博覽會、江浙滬演出業務洽談會暨長三角國際演出項目交易會。 打造“精彩江蘇”文化品牌方面,積極參與中國海外文化中心建設,承接辦好文化部“歡樂春節·精彩江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參加部省合作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系列文化活動。在倫敦、南京兩地分別開展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動,組織“精彩江蘇進劍橋”和“精彩江蘇”赴俄羅斯、尼泊爾、斯里蘭卡和韓國等文化交流活動。組織開展“中拉文化交流年”、“中加文化交流年”等系列活動。實施對外文化貿易項目資助計劃,推動對外文化貿易發展。做好“精彩江蘇”文宣工作,與新華社、中國文化報、江蘇省文化記者協會開展戰略合作。 此外,要抓好機關作風、黨風廉政和干部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繼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抓好巡視意見整改,辦好第七屆江蘇廉政文化周,評比表彰一批江蘇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等等。 三、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這幾年,每年年中的局長座談會,我都會圍繞文化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主題,發表一些看法,同大家討論,形成共識,推動工作。這次會議我就重點談談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工作。 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措施。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四部委《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對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紀念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其他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作出部署。結合江蘇實際,為貫徹這一部署,我就談談為什么和怎么做。 (一)要充分認清文創產品開發的重大意義 江蘇現有各級公共圖書館114個、博物館(紀念館)285個、文化館(群藝館、非遺保護中心)115個、美術館25個,館藏資源十分豐富。江蘇除了擁有90余萬件文物以外,還有10個世界級非遺,125個國家級非遺,611個省級非遺。這些都是獨特的戰略資源,也是江蘇歷史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的博大精深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好用活這些資源,開發文創產品,釋放文化驅動力,大有潛力、大有可為。發揮文化系統自身獨特優勢,推動文化文物單位轉變公共文化服務理念,開始從只“正襟危坐”轉向還要“賣萌爭寵”,大力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其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優秀文化資源“活起來”的重要途徑。依托沉睡在庫房里、端坐在櫥窗里的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品,通過創新賦予它們時代的生命力,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些“舊時王謝堂前燕”,一旦插上文創的翅膀,就能活起來,走出文博場館,“飛入尋常百姓家”,進入人們的書房、廳堂、臥室?!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假以時日,就能凝化為文化DNA。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本質上是把博物館帶回家,把美術館帶回家,因此有利于傳承優秀文化、使中國夢深入人心。 其次,是為了讓文創產品扮演億萬萬文化“信使”,傳播中華文明。文化文物單位的藏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一個生動的故事。依托這些藏品開發文創產品,將藏品的內涵發掘出來,無異于在演繹一個個中國故事?!绑A寄梅花,魚傳尺素”,隨著這些精美的文化“信使”走向世界,就是在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因此,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渠道。 再次,是釋放文化供給側改革的驅動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手段。我國正處于小康社會建設的決勝階段,“倉廩實而知禮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恩格爾系數進一步降低,文化消費需求正大幅增長。古人曰:“瓠巴鼓瑟,流魚出聽;伯牙鼓琴,六馬仰秣?!蔽幕奈飭挝婚_發多樣化的文創產品,將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創產業是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已成為投資、消費的新增長極。因此,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也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新的動力源,并改變文化供給側結構。 此外,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將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是解決投入不足、發展乏力問題的補充手段,也是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服務內容的必然要求。文化文物單位還是要以履行公益性服務為主體職能,文創產品開發獲得的收入,還是要反哺公益性文化事業。 (二)要穩步推進文創產品開發試點 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意義重大,但現在還不能全面鋪開,一哄而上,需要經過示范性試點。“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試點對全局工作具有示范、突破和帶動作用。 試點的要害是要突破政策瓶頸,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現行政策規定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不能辦企業,經營所得全部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對參與文創產品開發經營的人員缺乏合理的收入分配和激勵政策。試點單位可以突破這些政策限制。比如,將文創產品開發與公益服務分開,允許試點單位投資設立企業,以企業為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也可以采取合作、授權等方式開展經營;將文創產品開發取得的收入納入本單位預算管理;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經批準可以到相關企業兼職從事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單位績效工資總額可同文創產品開發業績掛鉤,對個人可參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有關政策給予激勵和獎勵。通過示范性試點,形成新的有利于文創產品開發和經營的政策和機制。 要合理選擇試點層級和單位,因地制宜,適當擴大試點范圍。中央明確了在國家級、部分省級和副省級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中開展試點,試點名單由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確定,江蘇符合條件的要積極申報,參加國家試點。但能參加國家試點的畢竟有限,江蘇要爭取確定一批省試點單位。省試點單位可以擴大到省級、副省級的文化館、紀念館,也可以選擇一些有條件的市級甚至個別縣級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紀念館。試點期限設置為一年,試點結束后全省按步驟有序推進,逐步鋪開。 要講質量、樹品牌,走“專精特新”試點道路。文創產品總體分為兩類:一是“鋪天蓋地”、價廉物美、大量生產和銷售的,二是“頂天立地”、復制經典、限量生產、滿足高端需求的。但不管開發哪一類,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于能否開發和利用好自身館藏資源,打造質量高、有特色、受歡迎的精美產品。所以,從創意設計到產品制作和包裝營銷,都要樹立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弘揚“工匠精神”?!洞笳T》對聯云:“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所謂“修合”是指藥品的泡制,在泡制過程中,用藥是否足稱,藥材是否上乘,工藝是否標準,只有上天知道,但“舉頭三尺有神明”,自己要做到確保質量、問心無愧。因此,“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聞名于世的“同仁堂”品牌。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必須自覺踐行這種精神,不能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以次充好,同時還要有強烈的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主動申請專利。有關政府部門也要盡職履責,查處抄襲侵權行為,保護知識產權,構建誠信規范的市場秩序。 “春江水暖鴨先知”,先行先試有紅利。要抓住試點機遇,用好政策先機,通過示范性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模式和先進典型。 同志們,做好下半年工作,順利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對于實現“十三五”時期文化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同志們銳意進取,奮力前行,共同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