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8來源: |
2015年6月,江蘇省文化廳官方微信公眾號“精彩江蘇”正式開通 2016年6月,“精彩江蘇”微信公眾號被騰訊總部授予 “區域最佳政務類微信公眾號” 這份正逢其時的生日禮物,見證了“精彩江蘇”一年來在我們指尖的精彩綻放
整合各方資源,強化新媒體矩陣建設 移動互聯時代,政務新媒體如雨后春筍,令人目不暇接。如何精準定位,實現差異化、品質化和可持續化發展,“精彩江蘇”自有主張:堅持原創,以高屋建瓴的視角胸懷,走心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秀美博雅的內在情懷,全方位展現江蘇在歷史文化、文藝創作、文化交流、公共文化等方面的精彩,一網打盡江蘇文化系統演出、展覽、講座等各類文化活動資訊,24小時在線的小編接受大家的咨詢建議投訴,還不定期組織線上線下互動,文創產品、紅包、戲票等豐厚的粉絲福利大回饋,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好與不好,數據自有分曉,一年間,“精彩江蘇”關注用戶5萬+,單篇平均閱讀量3000+,單篇最高閱讀量20000+,用戶增長數、閱讀率、互動指數等指標,在同類政務微信公眾號中均處前列,因此文章開頭的大獎,“精彩江蘇”可謂實至名歸。 然而一朵鮮花,怎能精彩整個春天?在省文化廳精心打造的“精彩江蘇”文化品牌下,既有表現亮眼的“精彩江蘇”微信公眾號,也有同步發布的“精彩江蘇”官方微博,高大上的“精彩江蘇”英文網站,功能更加齊全的“精彩江蘇”手機客戶端,以及資格最老、“正襟危坐”卻“無所不知”的江蘇省文化廳官方網站。良好的示范效應,帶動了文化廳直屬單位新媒體賬號全覆蓋,南京圖書館,南京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江蘇省文化館等微信公眾號,同樣在各自領域表現不凡。它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初步構建起文化系統新媒體矩陣體系。此外,“精彩江蘇”還與騰訊、新華社、今日頭條等極具影響力的媒體“大V”們開展深度合作,騰訊新聞、新華社APP、今日頭條APP等手機新聞客戶端長期轉載“精彩江蘇”微信內容,單篇最高閱讀量近百萬次。 所有的這一切努力與輝煌,都是為了讓“精彩江蘇”成為全省文化系統共同致力打造的文化品牌,成為對江蘇文化發展成就和深厚底蘊的精準概括,也成為江蘇人民耳熟能詳的熱點話語和高頻詞匯。
文心映照時代,大義含于微言 在精彩江蘇公眾號諸多子欄目中,“微言”開通最晚,名字也極為低調,以“文心”為筆名,以每周一篇、不疾不徐的頻率,沉著而淡定地辨析解讀著一個個文化大命題。 16篇文心微言,從文化系統領導干部學習到江蘇“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制定,從文化精準惠民工程、文化暢通工程到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建設,從新金陵畫派、戲劇現代戲創作到藝術生產“七堅持”“七反對”,從“圖書館+”到文創產品開發,從“牢記巨人安泰的教訓——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為95周年之際”的人民視角,到“‘子畏于匡’、‘胡服騎射’與文化自信”的文化自強。篇篇精彩,字字可讀,既體現政策高度和理論水平,又具備深厚的人文和藝術素養,令人擊節,令人回味。 以平易之話語寫政策性文章,深入而淺出,悅目而賞心,非大手筆不能為之。唐代宰相張說就號稱“燕趙大手筆”,其后如歐陽修、王安石、劉基、紀昀等人也都是政策性文論的高手?!拔男奈⒀浴弊鳛榻K省文化廳的權威聲音同樣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分寸,才讓文章變得好看而耐品。 讓“有意義”變得“有意思”,讓文化變得可親可感,讓政務新媒體變成良師益友和“小伙伴”,讓單向灌輸變成多向互動,化套路為走心……炎炎夏日,動動指尖,讓“精彩江蘇”向你撲面而來,還有什么比這更愜意的事呢?
(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