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來源: |
10月13日,江蘇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江蘇省雜技團首創詩詞歌賦雜技劇場《小橋?流水?人家》在鹽城建湖舉行首演。省文化廳副廳長、江蘇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曉林、藝術基金管理中心負責人員及藝術基金遴選的專家一同觀看了演出。 《小橋·流水·人家》是國內第一部以雜技劇場形式呈現的舞臺作品。該劇的“誕生”,基于諸多的中國特色、江蘇元素。雜技劇場這一舞臺樣式借鑒于舞蹈劇場,相當于綜合性戲劇元素融入的舞蹈劇場與區別以舞蹈為主要手段的舞劇,雜技劇場與以雜技為主要手段的雜技劇的不同在于,在雜技藝術的本體之上,融入詩詞歌賦的文學性、講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戲劇性、舞美各元素及音樂舞蹈的綜合性,賦予單純技巧的雜技以性格、情感、風韻、意義以致靈魂和生命力。 《小橋?流水?人家》極具江南風情、江蘇特色和江蘇個性。該劇總導演由中國雜技團藝術總監兼總導演何曉彬擔綱,藝術顧問是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編劇為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曹路生,此外,音樂、舞美均有較好水準。 演出結束后,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召開專題研討會。監督專家一致認為,雜技劇場《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獨特,形式新穎,描繪了優美的江南風情,體現了和諧的人文主題。該劇演員基本功扎實,賦予了單純雜技技巧情感,成功實現了由“技藝文化”向“內容文化”的轉變。此外,監督專家也在主題處理、表現手法、舞臺呈現等方面對該劇提出了進一步加工修改提高的建議。 管理中心將繼續做好服務工作,監督項目主體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打磨劇目,確保項目實施達到預期呈現效果。
?。ńK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鹽城市文廣新局)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