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10月22日,由東臺市文廣新局主辦的“東臺市基層文化都市行——南京站”在南京市秦淮區政府禮堂和建鄴區文化藝術中心分別舉行。南京市人大原主任陳家寶,秦淮區委書記曹路寶,省委宣傳部紀檢組長沈輝,省文化廳副廳長方標軍等領導共同觀看演出。
“東臺市基層文化都市行”的演員全部來自全市18個鎮區的基層群眾。她們有的是農民,有的是漁民,有的是街上做小生意的,也有理發的、開出租車的,還有企業老板……但她們都是群眾文化合作社的成員。在舞臺上,他們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靈感融入到文化藝術里,創作出一個個原創作品、一曲曲自創小調,傳唱現代文明與古老傳承,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時代主旋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彰顯地域文化特色,講述好東臺故事。其中,宣傳中國好人的情景鼓書《筑夢月亮山》,是以東臺大學生陳曉明支教貴州少數民族山村,并終身留教月亮山的感人真實故事為藍本,以說唱與情景再現相結合的形式呈現的創新型曲藝作品。“好姐妹文化合作社”演出的戲歌《下凡》以東臺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為題材,將傳統的錫劇音樂加以創新,與優美的歌詞相結合,構成抒情、恬美的音樂形象。弶港鎮文 化合作社演出的《漁民號子》是幾百年來弶港漁民在海上捕勞生產過程中,利用最原始的生產勞動工具與大海抗爭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傳統音樂。這些漁民號子內容豐富,聲情并茂,曲調高昂,悠遠、悲愴,真實體現蘇北沿海漁民勞動的過程。
(鹽城市文廣新局)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