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8來源:鹽城文學藝術網 |
2016年8月18日,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二屆二次理事會暨鹽都文學現象研討會,在鹽都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來自鹽城各縣市區的近30名理事及李有干、陳明等知名作家劇作家參會。會議由鹽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陳義海教授主持,鹽城市文聯主席嵇紹乾、鹽都區文廣新局局長倪自祥、副局長邵秀華等出席會議;在鹽的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開林、王玉琴、楊桂森、張書云參會并做了發言。與此同時,鹽都籍著名作家、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曹文軒先生,與他的作家妹妹曹文芳女士,也正在參加在新西蘭召開的“國際安徒生獎”會議開幕式,同步進行的兩場活動,緊緊聯系著鹽城的文學現場。 會議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理事會由陳義海主席作2015到2016年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一年來協會健全協會組織、搭建評論平臺等工作情況,總結了成健、陶林、孫曙、王玉琴、王佳琴等會員們重要的出版成果和省廳級文學評論獎表彰,介紹了協會主辦的義海詩歌朗誦會和全省首家創意寫作班的活動開展情況,并向各位會員通告“鹽城作家資源中心”籌備事宜。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書云也就“網絡文藝產業園”“中國網絡文藝報”等,與在座理事協商,來自阜寧的張大勇、射陽的徐良君、響水的汪明時等理事,就如何開展文評工作、服務地方作家作品研究獻計獻策。市文聯嵇紹乾主席對于評論家協會一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協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一要把握定位,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利器”;二要規劃引領,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高地”;三要搭建載體,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平臺”;四要創塑特色,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亮點”;五要注重培養,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團隊”;六要健全組織,努力打造文藝批評的“新格局”。 會議第二階段就“鹽都文學現象”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陳義海主席在研討會開場詞中指出:鹽都文學不僅是鹽城文學版圖上異軍突起的一個部分,就是在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中,它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聲部。不管是在作品的聲望上,還是在作品的豐富性和深刻性方面,其影響力帶來的文壇關注,均可視為“鹽都文學現象”。來自鹽城師范學院的評論家代表王玉琴、鮑俊曉老師,聯系曹文軒、李有干、陳明等鹽都籍文學大家的創作,總結了鹽都文學的文學原鄉精神,提出鹽都文學中堅守的本真之美,本身就具有哲學意味,我們需要警醒的是,在城市化浪潮中的鹽都文學原鄉精神如何持續下去?評論家協會楊桂森副主席就鹽都文學中的詩學傳統、檄文精神進行了梳理,總結了鹽都文壇中的二李(李國文、李有干)、二曹(曹文軒、曹文芳)、淮劇界車前馬陳明、稅務官詩人袁杰等人的創作成果。鹽城高等師范??茖W校的孫曙教授提出“鹽都文學場”概念,他和年輕的評論家陶林都關注當下的文學如何在平臺化運作方面進一步發展。徐良軍會員認為“生生不息的文學團隊精神”推進鹽都文學的繁榮與發展,已經落后了的射陽文學應該從鹽都文學發展經驗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針對研討中提及的問題,已經從事文學創作70年、依然一年一長篇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李有干先生,回顧了鹽都文學從低潮到發展的漫長歷程。他認為,鹽都文學發展勢頭雖然強勁,但也面臨著年輕作家青黃不接和“作家斷層”的現實困境。鹽都區文廣新局局長倪自祥期待著鹽都能涌現出更多的作家,產生更好的作品,表示文廣新局將不遺余力的做好服務工作。 市文聯嵇紹乾主席對于“鹽都文學現象”高度贊賞,同時建議,科學定位“鹽都文學現象”,清醒把握“鹽都文學現象”,全面梳理“鹽都文學現象”,認真總結“鹽都文學現象”,不斷放大“鹽都文學現象”,努力創造鹽都文學的新氣象。同時,他對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創新理事會的做法作了充分的肯定。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