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來源:中國美協 |
近日,一篇名為“永別了,中美協、中作協、中音協、中攝協”的文章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多個門戶網站也予以轉載。經財新記者核實,這篇文章為假新聞。 新聞起因來源于2017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副司長萬勁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萬勁松介紹,目前已有132家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實現與行政機關脫鉤。 所謂“脫鉤”,是根據2015年公布的一則規定。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提出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要與行政機關脫鉤。 脫鉤內容包括:機構分離,取消行政機關(包括下屬單位)與行業協會商會的主辦、主管、聯系和掛靠關系;職能分離,規范行政委托和職責分工關系;資產財務分離,規范財產關系;人員管理分離,規范用人關系;黨建、外事等事項分離,規范管理關系等。 此外,方案提出,自2018年起,取消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財政直接撥款。過渡期內根據脫鉤年份,財政直接撥款額度逐年遞減。行政機關不得推薦、安排在職和退(離)休公務員到行業協會商會任職兼職等。 2015年11月,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公布了首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共148家,如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等。 在今年1月的發布會上,萬勁松說,方案的改革目標已被超額完成。目前各地第一批脫鉤試點總體方案均已批復,全國共確定了1508家省級協會參加第一批試點,福建、河南、湖南、重慶等地已完成第一批試點的相關工作。 原屬文化部主管的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即在第一批試點名單中,已于2016年10月完成各項脫鉤任務。該協會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脫鉤后,比較大的改變是行政上與文化部脫鉤,登記管理機關為民政部,黨建領導機關為中央直屬機關工委。” 在財政撥款和人事任免方面,該負責人介紹,“我們之前接受的財政直接撥款量很少,所以改變不大。人事上,根據1998年發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不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的通知》和2014年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規范退(離)休領導干部在社會團體兼職問題的通知》,我們在《脫鉤方案》頒布前就已經完成了在協會中任職、兼職的公務員、退(離)休干部的一次性清理。協會職責事務方面也沒有太大改變。” 2016年6月,第二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144家)公布。其中文化部主管的有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行業協會、中國大眾音樂協會、中國詩酒文化協會、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中國文化旅游攝影協會。 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工作人員向財新記者介紹,目前該促進會仍由文化部主管,其他脫鉤情況尚未公開。 據悉,聯合工作組辦公室已形成第三批試點名單,將于2017年適時公布。 根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止2014年底,我國有行業協會商會近七萬個,每年以10%到15%的速度增長,在各類社會團體中數量最多、增速最快,同時也積攢了許多問題。諸如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協會等團體長期被社會詬病,畫家吳冠中、作家鄭淵潔等人曾公開建議取消。但根據目前公布的兩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作協、美協尚未納入這一行列。 (轉自 財新網 記者 劉爽爽) 中國美協簡介 中國美術家協會(簡稱中國美協,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共中央宣傳部代管)是中國各民族美術家組成的人民團體,是全國政協的發起單位之一,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中國美協會址設在北京,在全國各?。ǔ_灣外)、直轄市、自治區成立分會,稱中國美術家協會(省市區)分會。1990年后,各分會改成為中國美協的團體會員,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分會改為以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冠名的美術家協會,如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分會改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中國美協吸納在美術創作、美術評論、美術史研究、美術教育美術出版、藝術設計、美術組織等方面成就卓著者為會員,集中了全國各地有成就、有影響的美術專家、學者,是綜合美術各門類的、全國美術唯一的國家級美術組織。 中國美協負責組織、指導全國美術家進行美術創作和理論研究,承擔國家重大美術展覽的組織、實施、評選、評獎,舉辦大型的全國性美術展覽和各種學術展覽,出版學術刊物,開展學術研討,提倡美術教育,努力做好聯絡、協調、服務工作,構建和諧向上的美術家之家,促進中國美術的繁榮和發展。 中國美協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美術交流,舉辦并參加各種類型的國際美術展覽,接待世界各國的美術家訪華并組織中國美術家出國訪問,與各國美術界進行形式多樣的交流,增進同世界各國美術家的友誼和合作。 中國美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選舉主席、副主席,組成主席團;主席團聘任秘書長、副秘書長,負責處理日常會務工作。 中國美協前稱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簡稱全國美協),1949年7月21日在北京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宣布成立,徐悲鴻當選為第一任主席,江豐、葉淺予為副主席,蔡若虹、劉開渠、吳作人、李樺、古元、王朝聞、倪貽德、力群、朱丹、野夫為常委,全國委員41人,修補委員10人。 1953年10月4日全國美協全委擴大會閉幕,通過工作報告和章程決議同時改稱中國美術家協會(簡稱中國美協)。選舉理事62人,常務理事25人,推選齊白石為主席,江豐、葉淺予、吳作人、蔡若虹為副主席,華君武為秘書長。 1960年7月30日中國美協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何香凝為主席,蔡若虹、劉開渠、葉淺予、吳作人、潘天壽、傅抱石為副主席。理事112人,常務理事23人,華君武為秘書長。 1979年11月3日中國美協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代表385人,通過新的協會章程,選舉理事172人,常務理事47人,選舉江豐為主席,王朝聞、葉淺予、華君武、劉開渠、關山月、李少言、李可染、吳作人、黃新波、蔡若虹為副主席。常務書記為華君武、劉迅、張仃。1983年3月三屆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推選吳作人代主席,秦征、劉迅任常務書記。 1985年5月6日中國美協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濟南市召開,選舉理事221名,常務理事56名,吳作人當選主席,王朝聞、葉淺予、古元、關山月、劉開渠、華君武、李少言、李可染、周思聰、秦征、黃永玉、蔡若虹當選副主席;1990年10月增補王琦為副主席(常務)。中國美協本屆分黨組于1997年11月25日成立,劉大為任書記,李中貴任副書記,王春立、金毓清任成員。 1998年9月11日中國美協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會議代表292人,推選理事121人,聘請王琦、王朝聞、關山月、華君武、李少言、吳冠中、羅工柳、秦征、黃永玉、蔡若虹為顧問,選舉靳尚誼為主席,劉大為(常務)、劉文西、劉勃舒、肖峰、李煥民、林墉、楊力舟、哈孜·艾買提、常沙娜、程允賢、詹建俊為副主席;李中貴任秘書長,王春立、金毓清、戴志祺任副秘書長。 2003年12月1日中國美協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開,會議代表372人,推選理事147人,聘請王琦、王朝聞、華君武、劉文西、劉勃舒、李煥民、吳冠中、肖 峰、羅工柳 、哈孜·艾買提、秦 征、常沙娜、黃永玉、程允賢、詹建俊為顧問,選舉靳尚誼為主席,劉大為(常務)、王明旨、王明明、韋爾申、馮遠、尼瑪澤仁、許江、吳長江、楊力舟、楊曉陽、林墉、曾成鋼、潘公凱為副主席,劉大為任秘書長,戴志祺、李榮海、陶勤任副秘書長。 2004年2月3日六屆三次主席團會后增補理事41人 2005年7月26日召開中國美術家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后增補施大畏、羅中立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8年12月11日—13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吳長江代表中國美協第六屆主席團向大會作了題為《熔鑄中國氣派 塑造國家形象進一步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繁榮》的工作報告。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領導機構:劉大為任主席,王明明、韋爾申、馮遠、許江、許欽松、楊曉陽、吳長江、何家英、范迪安、羅中立、施大畏、黃格勝、曾成鋼、潘公凱任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主席團第一次會議任命劉健為秘書長,李榮海、張旭光、陶勤為副秘書長;推舉靳尚誼為名譽主席,聘請王琦、王明旨、尼瑪澤仁、華君武、劉文西、劉勃舒、李煥民、吳冠中、楊力舟、肖峰、林墉、哈孜·艾買提、秦征、黃永玉、常沙娜、詹建俊16人為中國美協顧問。 2013年11月25日—27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吳長江代表中國美協第七屆主席團向大會作了題為《塑造人民形象 描繪美麗中國 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領導機構:劉大為任主席,王明明、韋爾申、馮遠、許江、許欽松、李翔、楊曉陽、吳長江、吳為山、何家英、范迪安、施大畏、黃格勝、曾成鋼任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團第一次會議任命徐里為秘書長,陶勤、杜軍為副秘書長;推舉靳尚誼為名譽主席,聘請王琦、王明旨、尼瑪澤仁、劉文西、劉勃舒、李煥民、楊力舟、肖峰、林墉、羅中立、哈孜·艾買提、秦征、黃永玉、常沙娜、詹建俊、潘公凱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顧問。 2016年10月22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增選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秘書長徐里為駐會副主席。 1949年成立以來,中國美協共計發展會員15568人。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