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來源:高新區文聯 |
在剛剛閉幕的蘇州創博會上,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大師、蘇繡省級非遺傳承人盧福英展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作品《霸王別姬》系列。在重彩或全黑的背景上,西楚霸王與虞姬的形象格外生動,讓人瞬間聯想到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代表作《瑪麗蓮·夢露》。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愛上蘇繡,我們首次運用流行藝術——波普語言來表現傳統蘇繡藝術,這將有利于蘇繡的推廣流行,提高大眾審美能力。”盧福英介紹說。 在蘇繡行業,題材的“拿來主義”一直困擾著業內人士,蘇繡作品往往很難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為了增強蘇繡的原創性,盧福英與她的設計團隊一直在努力。2016年,盧福英刺繡文化有限公司引進了西安美院研究生張書海作為題材設計師,以原創畫作作為蘇繡的主要題材。在上海參觀了一場國際當代藝術展之后,盧福英萌生了運用流行藝術來表現千年刺繡工藝的想法,讓古老的蘇繡在當代生活中發出更多聲音。在題材的選擇上,經過仔細斟酌,盧福英決定以戲曲臉譜來講故事,刺繡“霸王別姬”系列。根據盧福英的要求,張書海創作了波普“霸王別姬”系列的畫稿。波普藝術也叫流行藝術,它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是在美國現代文明的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國際性當代藝術。盧福英認為,運用流行的語言表達,蘇繡藝術變得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讓人記住。 《霸王別姬》系列作品用波普的表現手法將臉譜并列組合,呈現出兩套不同的風格,每一套由20件臉譜作品組成。其中一套以線條和黑色調為主,另一套以重彩的色塊為主。張書海介紹說,霸王與虞姬的臉譜形象靈感來源于陳凱歌導演的同名影片,又融入了歷史故事、傳統戲曲中的人物形象。無論是京劇中的霸王、虞姬還是影片中的程蝶衣、段小樓,其身份可跟觀眾的解讀自由變換,留給觀眾足夠的想象空間。盧福英介紹說,波普藝術常常通過沖擊力較強的色彩語言來表達主題。“霸王別姬”系列作品所采用的針法并不復雜,有鎖針、平針、虛實針等常用蘇繡針法,而是強調絲線的色彩轉換與人物性格的貼切表達。(高聞蓮/文圖)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