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4來源:高新區文聯 |
邀請外國藝術家“走基層、話傳承”
近日,蘇州高新區邀請捷克著名藝術家在高新區文體中心進行為期一周的駐地創作。期間,捷克藝術家一行深入高新區文化工作一線,與本地藝術家進行深入交流,開展文化對話、講座、展覽等活動。隨著首批外國藝術家的入駐,高新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計劃系列活動也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應邀來訪的兩位藝術家彼特·皮薩日克和卡爾·史杰德立都是杰出的捷克視覺藝術家。入駐當天,捷克藝術家一行就在高新區文體中心數字古籍圖書館“書格”,與蘇州新生代繡娘張黎星進行深入探討。“《玄奘西行圖》等經典畫作是怎樣進行數字化處理、下載的?”“蘇繡是如何通過古畫樣本進行二次創作,讓精美畫面通過細細針線表達出來的?”……中外藝術家之間展開了一次西方與東方、傳統與現代相碰撞的“頭腦風暴”。彼特、卡爾還向蘇州繡娘介紹了各自的作品集,為蘇繡汲取現代藝術提供了契機。兩位捷克藝術家還走進中國刺繡藝術之鄉——鎮湖,繼續進行采風與交流。 在本次駐地創作期間,捷克藝術家一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藝術創作、展演活動,為本土青年非遺傳承人與國外著名藝術家、策展人搭建交流平臺;并聯動周圍各類文化載體,將具有國際視野的審美教育融到日常生活中。 近年來,“藝術駐地計劃”作為一種國際流行的工作方法越來越多地在國內藝術圈內被談及和實踐。藝術家們得到機構的資助,來到一個陌生的地域駐留一段時間,短則一周,長則一月,然后根據這段時間的感受,用當地的元素或材料來創作作品。 邀請外國藝術家入駐,開展文化藝術國際化交流是高新區推動非遺保護與傳承、培養非遺傳承人才的創新舉措。“9月份,我們還將邀請來自美國紐約的藝術家參與進來,一系列的活動也將實現常態化運作。”高新區文體中心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引入藝術家駐留高新區,融入本地人群的日常生活,逐漸了解高新區文化藝術、歷史淵源及風土人情。在此基礎上,藝術家以對話溝通、引導互動和展覽展示等方式,參與到社區的空間建設和精神成長中,增加點狀藝術化樣板,帶來國際化的文化藝術創意思維方式,讓本地傳統文化走上國際大舞臺,進一步激活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 (高聞蓮/文圖)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