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來源:中國美協 |
陳履生書法、攝影、繪畫系列藝術展于2017年6月7日分別在三個不同美術館場館的三個不同藝術專題展的開幕,以“一次對話”在開幕前夕拉開序幕。
知行合一:陳履生心學書法展 “知行合一:陳履生心學書法展”精選擇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先生的詩文警句而用篆書書寫的45幅作品,皆為陳履生先生今年的新作,其中寬近6米的篆書橫幅《教條示龍場諸生·勤學》237字,一氣呵成,為陳履生所書中幅面最大,字數最多者。用這樣一種具有古意的字體以及書寫的方式來表達對陽明心學的理解和尊重,與天人合一這樣一種中國文字的架構相吻合,同時用這樣一種方式把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特別的呈現出來,具有視覺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特別的感覺。
光影造化—陳履生攝影展 展覽第一部分,陳履生先生對于博物館學有著深入的研究,曾經到訪過五大洲二百余家博物館,拍攝了上萬張和博物館相關的照片,有些是為研究博物館空間的建設與改造,有些則是記錄不同光影下的博物館場景,還有些則是為說明博物館中某一個具體的問題,此次精選的3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從中既可以領略到博物館不同角度的美,同時也可以引發關于博物館的種種思考。
展覽的另外一部分,則是陳履生先生通過鏡頭描述的吳哥之夢,亦可看作是文化遺址作為博物館學研究的一種延伸,位于柬埔寨的吳哥窟文明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受到柬埔寨大使館的邀請,陳履生先生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和鏡頭語言,在此拍攝了大量照片,從中精選出的展出作品,為觀眾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祥和神秘之美,同時這些作品的展出,也為中緬兩國的文化交流續寫了新的篇章。
務本——陳履生畫展 “務本——陳履生畫展“由“文人”、“文心”、“文思”和“文采”四部分構成。“文人”部分包括陳履生所繪梅花、竹子、水仙系列,是以文人題材表現中國水墨畫傳統的核心價值觀。“文心”部分是陳履生所繪山水系列,有丈二巨作《坐對寒江》等一批最新創作的作品,表現了陳氏山水的典型風格和審美趣味?!拔牟省安糠职惵纳L迎春、臘梅以及其他作品系列,既有陳履生對迎春題材的獨特理解,又有他在表現上的探索,丈二迎春十八株《律向韶陽變》春光燦爛?!拔乃肌辈糠謩t包括陳履生所繪冬樹系列,表現的主題為“榮也有它,枯也由它”,與其說是對于冬樹的謳歌,倒不如說是一個基于北京街道兩側的樹所引發的對于環境、社會、人文的綜合考察。
展覽主題“務本”,語出孔子《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标惵纳嬚怪砸回炓浴皠毡尽睘橹黝},這緣于陳履生一直以此為座右銘。他和歷史上的很多文人畫家一樣,一邊要工作,周旋于職場和學界;一邊又在閑暇之中侍弄筆墨,將精神和情致皈依于此。當下中國水墨畫之本中的許多內容被新的文化一再改造,越來越走向現代化,故這個“本”只存在概念上和宏觀上,而與傳統文化關聯著。今天的“務本”不是對一個既有的、現成的“本”的承傳,而是首先要研究和探索“本”為何物,“本”之何在?!奥仿捱h兮”,而陳履生正是行走在孜孜探求路上的一位。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