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來源: |
2017年6月12日,由四川岷山集團、岷山書畫院舉辦的“上善若水”-岷山書畫院慈善助學活動正式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余位藝術家將從成都出發,一路向北行經梓潼縣、劍閣縣、旺蒼縣最后抵達陜西漢中市,進行為期七天的慰問、考察、寫生采風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得到各位藝術家的支持、還得到途經地方政府的支持與肯定,同時還得到了中央電視臺、中國廣播電臺、中央數字攝影頻道以及網絡媒體的大力支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協助下,藝術家們走進了山區,訪問了寒門學子,了解了地方的風土人情,切實的感受到了山區貧困學生的艱辛和努力,對未來的憧憬和期望。 七曲梓潼,文昌帝鄉,讀書的種子總是不斷。6月12日到達綿陽梓潼縣,在當地教委的有關人員陪同下,畫家們訪問了山區貧困學生。不巧的是孩子參加中考不在家。兩間土房,家徒四壁,唯有那扇門緊閉著所有的悲辛。孩子叫曹紅梅,品學兼優,父親病逝,家里還欠著外債,母親由于身體病弱,也只能幫人打點零工,每月只能賺幾百元錢。隨行的記者采訪了鄰居和老師,都夸這孩子靈巧懂事,同期學生中曾考全縣第一。遺憾的是我們沒有見著這孩子,只有門板上有些殘缺的稚嫩的字跡:(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好)有你做我(的)爸爸媽媽,我真快(樂)……
你的好女兒 岷山集團黨組書記、岷山畫院院長王志瑛帶著藝術家們訪問貧困學子
畫家們雨中采風參加此次活動的畫家:王志瑛、劉三余、劉道容、劉先正、劉遂、鄧乃斌、陳如冬、余久一、成軍、孫霖、吳可、吳德芳、李琪、王浩藝、王維賓、喬曉龍等
6月14日,畫家們冒雨從梓潼縣經劍門關采風,一路到達旺蒼縣城。旺蒼隸屬廣元,地處米倉山南麓,紅四方面軍曾駐此,有“木門會議”遺址,也是國家重點扶貧縣。15日早上7點半,藝術家們和央視、國廣臺還有攝影頻道的記者出發前往鼓城鎮。車道正在修整,我們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顛簸到達鼓城小學,在旺蒼縣美協向主席和鼓城小學楊校長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學校的美術室、手工藝室及音樂室等。最讓我們驚訝的是不大的山區校園居然有美術墻,且整齊的羅列著學生們創作的成扇國畫作品。還有一道圍墻上展示了整版的三字經和弟子規。正值下課時間,孩子們聽說是畫家老師來啦,“嘩”的一下如潮般涌了上來,瞬間就把藝術家們淹沒在人潮之中。一會孩子們就排成一隊隊拿著圖畫紙請畫家們寫字畫畫。面對著一張張充滿稚氣的面孔,一雙雙無邪的眼睛,我們好像回到了童年,和他們一起在歡樂著。藝術家們都說這是個意外的感動。
6月16日,我們從旺蒼出發前往陜西漢中進行文化交流,受到了漢中朋友的熱情歡迎。漢中平原地處川陜交界地,物產豐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連通四川的重要交通要道,古蜀道進入中原的必經之道——褒斜道,著名的“石門十三品”書法經典就出自于此。從梓潼到廣元入漢中界,是“金牛道”。我們此次活動也是文化之行,得到了沿途各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們再次感謝廣元市政府、梓潼縣政府、劍閣縣政府、旺蒼縣政府、漢中美術家協會及社會各界和媒體的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我們的藝術家們將創作精品畫作在今年8月舉行義賣,資助40名應屆貧困大學生。請社會各界人士繼續給以關注和支持,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幫助更多的貧困山區學生圓夢人生。
希望我們今天所做的,以及所有藝術家們所做的一切努力,能夠不會辜負明天這個社會;也希望所有的貧困學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不管這世界咋樣,人類都會保持著善良的愿望,因為這世間仍然有愛——因為愛是人類和諧的基礎,是人類寄托美好愿望的精神家園。
畫家們訪問漢中天臺山 媒體及藝術支持:中央電視臺西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奇觀頻道、中央數字攝影頻道、四川電視臺、華西都市報、中國互聯新聞網、人民鐵道網、雅昌藝術網、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青藝網、四川藝術網、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人民鐵道書畫院、嘉州畫院、青藤文化、元象藝術空間、般若書院、中國畫焦墨研究會等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