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6月19日下午,由作家出版社、中國文學翻譯雪漠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如學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雪漠作品國際學術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論壇旨在深度挖掘本土知名作家作品價值,探討《娑薩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出版意義,助力中國優秀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國際傳播,促進中外文學文化交流互鑒。 《娑薩朗》近九萬行詩,一百余萬字,2024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其內容包羅萬象,融宇宙古史、神話傳說、哲學信仰、王朝戰爭、未來科技于一爐,其主題是人類對永恒的不懈追尋。出版方認為,這是一部家園救贖的東方奇幻史詩,一曲魔幻斑斕的東方之歌,媲美《魔戒》《冰與火之歌》。
新書揭幕(左起)作家出版社社長鮑堅、雪漠、《娑薩朗》責任編輯田小爽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中國外文局翻譯院院長黃玉龍、作家出版社社長鮑堅、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賀鶯、德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顧彬、俄羅斯著名漢學家翻譯家穆鳳玲、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翁文磊等出席論壇并致辭。 鄔書林理事長指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世界和平,讓和平的力量戰勝霸權的力量,主要靠文化的力量,使人性的良知得到煥發。雪漠以他特有的想象力、洞察力、觀察力、創造力,創作了新書《娑薩朗》,展現了大愛無疆。由衷希望翻譯家們精準翻譯此書,讓它在各國讀者心中生根開花。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致辭 黃玉龍院長提出,中國文化的譯介傳播有兩種重要形式:一是中國文化演出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如黃梅戲和采茶戲等;二是反映中國當代文明發展和中國獨特文化內容的文學作品,比如雪漠作品,通過海外譯介的方式,讓更多友華知華的海外人士喜歡,這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體現形式。 鮑堅社長在致辭中說,長篇敘事詩《娑薩朗》一經問世便受到文學評論界廣泛關注。110萬字的長詩講述了關于人類命運和生存、生命的寓言故事。瑰麗的語言,雄渾的氣勢,奇幻的景象,寬廣的哲思,堪稱一部追求永恒真實的民族精神史詩,一部在民族文化及民族記憶中重建信仰力量的巨作。雪漠以36年百余部作品的體量,向世界傳遞著最動聽的中國聲音,講述最美的中國故事。 賀鶯副院長發言中指出,近年來,學術界對雪漠作品的研究持續升溫,取得了顯著成果。多篇研究雪漠作品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這些論文從不同維度剖析雪漠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特色和社會意義,全方位地挖掘雪漠作品的深層內涵。
德國漢學家翻譯家顧彬 德國漢學家顧彬認為,不同民族、國家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其中,作家是最為重要的愛的使者,沒有愛就不會誕生好的作品。雪漠作品總是提到一個詞——人類,或許是因為雪漠的愛太大、太多了。 俄羅斯漢學家穆鳳玲是俄語《雪漠小說精選》譯者,她將雪漠作品比喻為交響樂。認為雪漠筆下的中國西部故事能夠將俄語讀者帶入另一個世界,一個神奇的世界。 翁文磊副主任認為,《娑薩朗》能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視野去觀照世界,觀照他人,觀照自己。古人提倡“文以載道”,文學不僅僅是文學,它還是文化載體,是精神的家園?!舵端_朗》真正做到了文以載道,它不僅僅是一部浩瀚的中國史詩,更是一部承載大道、承載愛與智慧的心靈之書。
墨西哥漢學家翻譯家莉莉亞娜 在主題演講環節,墨西哥翻譯家家莉莉亞娜提到,《娑薩朗》是一部古今天地你我的史詩,是凝聚了西方文學、中國文學及東方文學的智慧的集大成。在《娑薩朗》里,雪漠以結合為主,揭示了整個人類的命運。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娑薩朗”,都能從書中讀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辛紅娟、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陟、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林琳分別做了《漢族史詩<娑薩朗>英譯及其詩學重構探究》《<娑薩朗>:立足東方智慧,關照人類命運》《“澄明”與“光暈”——論<娑薩朗>本真的藝術境界》的主題演講。
《娑薩朗》作者雪漠主題演講 作家雪漠在主題演講中說,西方作家是從一個宏大的世界慢慢走向個體,來挖掘自己,把“我”放大到極致,而他是消解了自己之后,把個體融入世界,這是東方智慧獨有的。《娑薩朗》思考人類救贖之道,其創世學說和上帝有關的創世學說不一樣,后者向外尋覓,前者向內尋覓,將救贖歸于內心的覺醒?!舵端_朗》試圖開啟一個通道,讓人類回歸理性、回歸質樸,回歸智慧的原點。心靈之燈一旦打開,世界就亮了。
主持人陳彥瑾 文學評傳《雪漠密碼》作者、《娑薩朗》策劃編輯陳彥瑾擔任本屆論壇主持人并對雪漠作品的海外傳播做了深度梳理和介紹。目前,雪漠作品外譯語種有30多個近70本,多個譯本獲獎,如僧伽羅語《雪漠小說精選》獲2022年斯里蘭卡國家文學獎;英語《沙漠的女兒》獲中國外文局2022年優秀翻譯獎和美國2024年獨立出版獎;英語《西夏咒》入圍2024年美國前言獨立出版決選名單、紐約市大圖書獎和2024年國際圖書獎;英語《野狐嶺》入圍2024年第7屆年度美國小說獎。這些獎項將在下半年揭曉。陳彥瑾說,承載中國文化精神的雪漠作品日益取得海外影響力。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正在將《娑薩朗》翻譯為英文。
學者對談 在“學者對談”環節,專家學者就“中國作品的翻譯與國際傳播”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黃友義指出,葛浩文、莉莉亞娜、穆鳳玲等著名譯者之所以喜歡翻譯雪漠作品,在于雪漠創作的作品在國際上有吸引力,可以引起各國讀者心靈的共鳴。莉莉亞娜認為,翻譯就是讓中國故事走出去,她希望中西結合,讓《娑薩朗》所承載的中國故事走出去,為中西文化交流互鑒搭建一座橋梁。北京語言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孫新堂教授說,西班牙語版的《雪漠小說精選》和《世界是心的倒影》在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都產生了反響,作品超越現實,讓讀者從作品中更好地認識自己,這是一種非凡的生命體驗。最后雪漠總結道,人類的文化一定要高于人類的存在,翻譯家是能夠讓文化產生光的存在。如果沒有翻譯家,未來世界的溝通幾乎是不可能的。翻譯家是燃燒自己生命照亮別人作品,也照亮世界的各個角落。 本屆論壇還舉辦了《娑薩朗》新書發布、雪漠作品翻譯大賽暨雪漠作品研究大賽頒獎典禮等。
頒獎典禮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