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來源: 藝術中國 |
門秀敏的繪畫是創新性的藝術形式,是我們之前從未見識過的中國繪畫,他的藝術融于自然,思想內涵豐富,并沒有統一的技法法則,也不存在永恒的標準,畫面上的各個元素不局限于統一的語境之下,在自由的空間內盡情釋放各自的特點。在門秀敏的繪畫中,我們看到的永遠是變化,它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讓人百看不衰。而這一切,都只因門秀敏堅持唯變所適的藝術實踐。 “唯變所適”出自《易經·系辭傳》,原文為“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大致意思是不可以被典籍要旨所束縛,只有變化才是唯一的選擇。變化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也是宇宙、自然存在的永恒真理。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這個世界沒有常道,一切都是不斷變化之中,他同樣強調了唯變所適的重要性。 彩墨秘境20241104 為什么要變化?人類社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學、哲學、科學、藝術等一切由人類創造出的概念,為適應自然的發展,都會按照自然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變”是永恒的主題。所以,我們所謂的一些真理只不過是階段的認知,隨著認知的變化,所謂的真理也會隨之變化,因此,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透過千年藝術史,人類在藝術方面不斷尋求變化,從原始藝術到現代藝術,從形式主義到個人主義,誕生如此之多的藝術種類與風格離不開唯變所適,我們深刻體會到變化對于藝術發展的重要性。作為藝術家,必須要懂得學會適應變化、擁抱變化、創造變化。 門秀敏的繪畫充滿變化,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是其敢于突破傳統,勇于求變的結果,但這個變化卻是來之不易。歷史中的任何一次求變,無不經歷重重艱難險阻,飽受爭議。門秀敏在求變初期也經歷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眾人的非議,周圍人的勸阻,門秀敏堅持自己創作思想的獨特性,排除一切干擾,堅持唯變所適的藝術實踐,用創新性的思想與技巧去重新闡釋國畫藝術,最終在國際藝術舞臺不斷大放異彩。因此,如若想要求變,必須有強大的心理,還要戒除任何懶惰性的思維與習慣,敢于堅持自己,不斷探索、勇于實踐,隨時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 彩墨秘境20191110 為了實現求變,門秀敏堅持學習,他認為最好的學習對象就是自然。自然以其無盡的壯麗和細膩,不斷激發藝術家無限的創造和遐想,但同時自然陰晴難定,充滿變化。因此,自然就是變化。門秀敏崇尚自然,主張在繪畫中融入自然的原則,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門秀敏采用自然的方式去創新畫面呈現,以自然樸實無華、簡潔細膩、不夸張、不做作,順其規律的狀態,不斷拓寬藝術的空間。在作品呈現出一派熱烈絢爛的景象的同時,內核卻蘊藏著樸實、和諧、中庸發展變化的思想。 門秀敏在思想上崇尚自然,在創作上忠于自然,時刻圍繞著一個“變”字,這個“變”最直觀的體現便在其在畫面風格上。我們在畫面中隨處能夠看見門秀敏對于變化的描述,包羅萬象的無限空間里有運動、流動以及變動的氣息,色墨在畫面中沿著紙本自然形成的溝壑流淌,對撞沖擊出任何現實世界都不存在的自然景觀,卻又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同樣的空間,前后一秒的間隙卻能品味出不同的感受,一幅作品中似有山川河流的輪廓,也似有宇宙中心脈動跳躍的場景,明明剛才還存在的畫面印象,再回首時那印象便像消失一般,不一會的功夫又再度出現,幾種場景不斷切換,時刻的變化讓人回味無窮。這并非魔法的操作,而是門秀敏真切利用自然之變的內核創造出百變的視覺效果。 彩墨秘境20181020 門秀敏的藝術實踐著眼于重新建立藝術與自然,藝術與人之間的關系,他在創造自己的藝術觀念,是“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思想的生動展示。一直以來門秀敏都在擺脫各種傳統繪畫技法條框的束縛,要求既不重復別人,同樣也不重復自己。他的成就告訴我們不可盲目跟風式的去模仿學習,不要單純的陷入某種固定的繪畫法則之中。人是個性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表達,繪畫是情感表達的一個載體,要堅持自己的思想與原則,建立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特點,始終用變化的眼睛看世界,時刻觀察變化中的世界。門秀敏的藝術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唯變所適才能創作出適合自己的繪畫藝術風格,才能真正用繪畫闡釋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彩墨秘境20250113 這個世界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門秀敏的繪畫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啟迪,他的繪畫符合時代發展之變的趨勢,因為是對自然的回歸,是對唯變所適的最佳解讀。(文/馬方 王旭堯) 責任編輯:王潔 |